关灯
护眼

第三章 草船借箭 卧龙谋策

    “大人,马上就到了……”

江上,一排排船只由南向北,慢慢划向对岸。

一人穿着蓑衣,手持着白羽扇意气风发的站在船头。

江面的那薄雾散着一片,压抑、神秘。

“奏鼓,迎礼!”

扇子一挥,驱逐了,保留着自己周身的一方净土。

“江东周郎,开门送礼。”

掩面,扇子下,意味深长的笑。

“子敬,此行所见的诸葛孔明果然不出所料,神机妙算。”

高凉的客房内,青衣看着白衣。

“公瑾有何虑?”

聪明人,他听出了话语中的意思,鲁子敬不由的问道,

周瑜走到火炉前,再添了几两柴,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微弱的火光在发着颤。

“天下纷乱,我之江东乃孙氏英烈三世奋斗得来的,可我叹这诸侯分立的时节,我们却落得如此个角落之地,如今诸葛亮之雄才必会等此役之后攻打我们,此人之才远胜于我,此乃为蜀之幸而吴之悲也,需乃早灭之!”

鲁肃的脸色一变,回味着周瑜的一番话,纵然不忍,可却还是点了点头。

追问,若有所思。

“如今正是联合之时,我们如果提前内讧,岂不是令张怀民摘桃子吗?”

周瑜拍了拍他的肩,又再接着说道。

“你可知为何我只与你商讨此事?”

一阵无语,似乎皆有所意。

“步鹫过于直爽、张……那么,这定又是诸葛瑾透露的风声吧……”

夜,军寨内,一营帐的灯光洒在了地上,隐隐传有交谈的声音。

“如今战势正紧,且敌强我弱唯有江上作战才有一线生机,不过对于如何应敌一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诸葛亮听着周瑜的发问,依旧摇着扇子,微微地点了点头。

“公瑾兄此分析正是当下知所迫也,不过既然周兄让我商议,我认为水上作战,当以弓箭为佳!”

周瑜似乎眼角多出了一丝冷光,表面上的脸带着笑,故作叹息的说:“先生此设想虽好,可是如今我方军备早已不足,不知将军可否解决这当下之燃眉之急?”

场面逐渐变得肃穆,诸葛亮压了压旁边欲要站起身的法正,淡定自若的说道。

“不知将军要什么?”

周瑜举起了他桌上的酒杯,笑道。

“也没有什么大东西,就只是需要你二十天内给提供五万支箭!”

法正挣脱诸葛亮的束缚,直接眼蹬向周瑜,用手指着他的鼻子。

咬着牙:“周公瑾,你不要欺人太甚,你也知道如今军备短缺,二十天五万支,你怎么不去……”

“孝直,莫躁。”诸葛亮在一旁打断法正,眼睛由法正移向周瑜嘴角带着笑意。

“周郎莫怪,这些箭,我接下了!”

法正欲要说什么,却再次被诸葛亮瞪了回去。

“如今战事如你所说那般,正是最吃紧的时候,这点箭支怎可够联军所用,岂能会耽误时间,依我看二十天太长,十天如何?”

场上又再次陷入了沉默,无论是吴国方,还是蜀国方。

周瑜反倒被他一惊,由刚因为法正的言辞而窃喜消失的无影无踪。

“诸葛亮,你确定吗?在十天得到十万支箭。”

“这有何不敢?”

“可否立下军令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