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洪福齐天

    夜色正浓,宴会中各种节目也是轮番来了一遍。

不知不觉也到了此次宴会的重头戏了,进奉礼品。

进奉物品,也是大家争奇斗艳的时刻,你的礼品要是出众多不得会被皇上宣上前去问话夸奖一番,到时,又能在各位各位官僚面前好好出一次风头,炫耀一番。

而那些小官吏若是拿不出什么显头的礼品出来,便会在一起讨论合谋各自买个价值差不多的物品,这样不出头,不超出能力,但也不会在百官之中显得突兀,这也算是为官长久之道。

只见总管太监拿着纸张,尖锐的声音报着大臣贡献的礼品。

“兵部尚书呈上一幅百凤锦绣图,祝王后娘娘洪福齐天,与天齐寿。”

“右相呈上粉色琉璃珠十颗,祝王后娘娘夭夭其华,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宜大将军呈上西济皮鞭一支,雪狐皮十只祝王后娘娘眉寿颜堂,日月长明。”

……

姜玉仔细听着大臣送的礼物,打量着婢女们端着手上的真品,心想果然还都只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虽然罕有,难寻,但是都是姜玉所识得得物品,这些东西对她还真的只是实属平常。

不过宜将军送的皮鞭倒是还挺符合她的心意,虽然说单看外表是和其他的皮鞭并无俩样,甚至看起来很是朴素,但是根据她从小练鞭的眼光来看,那绝对是条好鞭。

过俩日一定要母后把这鞭子赏给她,让她好好把玩一番。

在姜玉还在恍惚之间,已经到了内眷们的礼品的时候了。

女眷送的东西,大都不是很昂贵,但是都胜在贴心,用心上。

“左相之女孟小姐呈上双面梅花图。恭祝王后娘娘凤凰于飞,翱于九天。”

丞相的女儿,姜玉看过去,果然是出水芙蓉,冰肌玉骨,是个美人。

“贾小姐呈上百年古琴一架。祝王后娘娘松柏长青……”

“兵部尚书之女李小姐呈上……”

……

姜玉一眼就看出其中一些礼品的用心。想必这些人为了讨好她母后简直是煞费苦心了。可是姜玉想宫中到底有什么好的呢,不过是个食人精血的地方,大家却还要这么争着要进来。

“尚书之女刘小姐送上千纂文一份。恭祝王后娘娘福如东海,寿福康宁。”

“什么,千纂文……”

“是那本佛经吗?”

“她是怎么有的千纂文……”

……

听见此物,大家的反应都和姜玉一般,疑惑和不解,都开始窃窃私语,转头相接交谈。

如姜玉所料,刘玉茹的礼物一送出,便引起了轰动。大家都打量着刘玉茹,刘玉茹不做声,只是微微笑着,依然端坐着。姜玉看见,在桌下伸手握住了刘玉茹的手,抚慰她,怕她会因此感到不安。

但是她不知道其实这关注才是刘玉茹要的。马上,姜王的随身大太监便宣刘玉茹上前问话。刘玉茹倒是成为今晚第一个喊上前问话之人,可见刘玉茹此千纂文的分量。

“玉茹拜见王上,王后。”刘玉茹跪在大宴中央。

“免礼,玉茹,你这千纂文可是那传说中的佛经?”姜后很是好奇,这齐国独一份的千纂文为何会在她的侄女身上。

刘玉茹站了起来,不卑不亢的看着上位,道:“是的,姑姑,前俩个月,玉茹有幸去到齐国,遇见齐国国寺方丈,这本千纂文是他允许玉茹誊写的。玉茹知道姑姑向佛,所以特地呈上此书,希望能保姑姑身体康健,福泽永驻。”

“你这孩子,有心了。你可要常常进宫给姑姑说说这千纂文。”姜后听此,觉得哥哥的女儿果真教养的不错,果然是自家的人,想必以后也会是个贴心的。

“是个好姑娘,刘家姑娘倒都是好样的。可有婚配?”姜王开口问道,雄厚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大殿。

姜王此话一出,有人喜有人忧。

刘玉茹缓缓呼了口气,想要平复心中的波澜。然后拉起最端庄的笑容朝着姜王回话:“回王上,臣女未曾婚配。”

“好,好,好。”姜王连说三个好字,便让她退下了。

看的出来姜王好似极其欣赏刘玉茹,大臣们心里想看来刘家说不定要在出一位皇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