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卷 第7章 开仓放粮!(3500字章节)

    第三卷第7章开仓放粮!

    山城,一纸公文张贴在告示榜上,立时围上了一群好事的人。

    一个农民捅了捅身边的一个书生道:“小哥,那榜上写的什么啊?我不识字,你给我念念呗!”

    书生先是扫了一眼公文,然后便如同被人给捅了最不该捅的地方一样,整个嘴巴都张得大大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小哥,你怎么了?身子不舒服?”

    书生憋了半天,才艰难道:“没事,那公文上说要今日午时要开仓放粮。”

    “真的?”那农民闻言,立刻脸上一喜:“莫非是朝廷发放了赈灾的粮食?”

    书生尴尬地咧了咧嘴道:“大……大概是吧……”

    二人身边的陈秀才闻言,厌恶地看了一眼书生,不满道:“你是不识字么?那公文前面分明写着,是冯大人号召士绅买粮赈灾,士绅们纷纷响应,这才有了赈灾的粮食,要等朝廷?年后能拨下来就不错了!”

    周围的人听到陈秀才的话,纷纷转过头来:“就是啊,记得前些年大涝的时候,朝廷的赈灾粮食足足过了两个多月才送过来,那时候不知道都饿死多少人了!”

    “对啊,我家那大娃就是那时候饿死的啊!唉,如果那时候的县老爷是冯大人该多好!”

    “咦?这位小哥,我看你眼熟啊!”

    “诶?被你这么一说我也好想有些印象啊!”

    “我想起来了,你不就是当天冯大人发公文说要冯大人是做样子的那个书生嘛!”

    “对对对,就是他,还说什么冯大人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才不会真的去筹粮!”

    最初问书生话的那个农民一脸鄙夷道:“我说么,刚才我问他是不是朝廷拨粮食下来了,他还说是,原来是当时说过冯大人坏话,现在还不想承认冯大人是个好官!”

    “呵,我看这人分明就是居心叵测,污蔑冯大人!”

    “肯定是,你看他那样子,怕是连个秀才还不是吧。”

    “哼,这种心术不正的人,要是当了官,还不得欺负死我们!”

    “快快快!你快走,你说冯大人弄不来粮食,便当是他弄不来粮食吧!这粮食没你的份儿!”

    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那书生羞臊无比,脸憋得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早知今日,当时何必要逞一时之快,编排那冯大人啊!现在人家真的做到了,自己这不是把脸身上去给人家打嘛!

    就在这时,一个老叟突然昏厥过去,众人急忙搀扶,又是捏手又是掐人中,好不容易才将那人给救了起来。

    “我的银子……我们的银子啊……”昏倒的正是李村长,那日他从粮铺买了四石粮食,足足花了十两银子,可是现如今人家冯大人竟然要开仓赈济灾民!而且听人说那粮食竟然是白送!早知今日,自己当初何必要去买那贵得离谱的粮食啊!这真是造孽啊!

    ……

    还没到午时,县衙门口便已经人山人海,都是在焦急等待着冯山出来。

    午时,冯山一身官服,笑着与唐渊、薛贵联袂走到了县衙门口。

    “各位乡亲,前些时日本官放出公文,说是为各位乡亲筹粮,幸不辱命,能够筹集到一些粮食,让各位能够勉强过个冬,不得不说,这位唐老板可是出了好大的力气,单是他一个人,就捐了一万石的粮食,可是乡亲们的大救星啊!”

    “他就是致远的那位唐老板?”

    “没想到这么年轻啊!”

    “那当然,我上次去致远府可是见过唐老板,唐老板菩萨心肠啊!当时我们说要买酒,他就卖啊,甚至让人送到我们家里!”

    “对对,我家娃就在唐老板那出力气,每个月给不少钱呢!还供吃供住,好的不得了!”

    “你家娃在唐老板那里做工?多大了?”

    “十七岁了。”

    “哎呀!那也到了婚配的年龄了,我家那姑娘今年正好十六,回头咱们两家研究研究,看看咱两家孩子八字合不合,要是合的话,订个亲也不可嘛!”

    “我家是女娃。”

    “呃……这……”

    唐渊看着百姓的议论,有些微微发愣,之前冯山可没说要把自己推到前台来啊,现在突然来一这么一手,看着那些百姓灼热的目光,他也是有些猝不及防。

    但更让他猝不及防的是,不知谁带头第一个跪了下去,其他百姓也都跟着跪了下去。

    “冯大人爱护我们,青天大老爷啊!”

    “祝冯大人步步高升,以后当个大官,就能造福更多的人了!”

    “唐老板活菩萨显灵啊!”

    “祝唐老板发大财!”

    “对!生多多的孩子,儿孙满堂!”

    “唐哥哥长命百岁!”

    “唐少爷当大官!”

    “谢谢唐哥哥给我们米吃!”

    唐渊看着面前跪伏在地上不住叩首的百姓,听着那最淳朴的祝福,竟然感觉到鼻子有些发酸,这些百姓,只要你对他们好,他们便真心实意地敬佩你,祝福你,那些祝福虽然听着很土,但却很真。

    唐渊恭恭敬敬地把双手端平作揖,深深地向着百姓们拜了下去,久久没有起身:“多谢大家……”

    百姓都是欢笑说着不用,可他们永远无法理解,唐渊这一拜,拜的是这天下的苍生,拜的是这让人敬畏的生命,拜的是这让人感动的民心,顺便拜的还有那疯狂飙升的崇拜值……

    赈灾的粮食足足发放到了戌时,才把第一批粮食发放完毕,剩下的便是由致远的镖师押送到各个村落之中了。

    而且唐渊、冯山、薛贵三人商量好,不能一批便把所有的粮食全都送出去,如果一次性送光,百姓们见粮食多便不会知道珍惜,只有分批发放粮食,才能够延长粮食的赈济周期。

    所以这个崇拜值的收割,将会是一个长期有效的提供崇拜值的途径,短期内崇拜值是不用再发愁了,这或许是唐渊此次决定的最大收获,抑或也不是,至于究竟什么才是他最大的收获,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