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51章 热心市民

    萧牧辰无奈的开口:“不是没有人管,而是国家初立,没有精力细分。只求不要出大事就好。其实也听闻了一些事,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这里烂的如此彻底。”

    顾芮芮急了:“你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以我的了解,皇朝的颠覆都是从小事开始烂起,根烂了,你的上层建筑能牢靠吗?很多事情当你意识到要去做出改变的时候,证明时间已经过去非常久了,久到让你的内心产生了不安,像个空洞般伴随着你,挥之不去。”

    在顾芮芮的眼中,略阳县的这些破事,其实已经是动摇根基的事情了,危险已经将大盛层层包围。

    顾芮芮担忧的看了一眼萧牧辰,她明白萧牧辰的雄心壮志,也知道国家积弱不振,很难去改变,可这些事正是需要萧牧辰马上做的,不然社稷不稳,大家都玩完。

    她虽然是一个前朝人,但是真心希望国家强盛的,她用询问的目光看着萧牧辰:“要不本姑娘给你个建议?”

    “如何做?”萧牧辰来了兴趣。

    “改革不能一下子就都颠覆,在现有的官员选拔基础上,对一部分官员的选拔制度实行科举制,慢慢的全面替代如今的举荐制,并对敌方官员的任期进行调整,政绩进行规范的考核,如何?”

    顾芮芮知道,天朝的科举制也不是一下子就强硬的实行彻底的,因为这会触碰到既得集团的利益,所以需要靠时间来慢慢浸润。

    “科举制是如何操作?”对于陌生的词汇,萧牧辰总是显得格外有兴趣。

    顾芮芮汲了一口水,“简单来说,便是在规定考试范围之内,谁成绩最好,谁当官。当然考的可不是谁最有才华,谁的文章最好,而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要求。这比现在的举荐制更科学,举荐制会造成官官相护,最后把你这个皇帝架空。”

    在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及生产效率的提高下,社会的制度一定会发生变化,如果还是坚持原有的制度方式,会让这个社会都颠覆,这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发生了很多次了。

    当然,封建原有的科举制顾芮芮认为是有一定的糟粕的,可以参考现代的公务员考试的制度,从实际情况出发,摸索出适合大盛的科举体制。

    “不过说远了,这些只不过算是我一个热心市民的建议,你自己好好考量,关于朝廷、体制,你自己去和你的大臣们商讨吧,当前解决灯盏村的问题吧,我是担心有人比较固执,不听劝。”

    顾芮芮将话题带回了原点,国家大事她一个女子只能点到为止,并不想参与太多。

    萧牧辰开口了:“让他们去花想城附近的农庄吧,目前只有这个办法才能保住他们的性命。州府太守可没有这么好心管这些百姓的事情。”

    他心中愤愤不平,这句话从一个皇帝口中说出来还真是讽刺,但眼前的问题最棘手,需要要马上解决。

    顾芮芮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灯盏窝这个地方,山上都是石头,不具备农业的先天条件,纵然有山货、草药等有价值的作物,因为土地的特性使其不能大规模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