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二章 一问

    清晨,九个太阳在空中升起,轩辕氏傲立当空,望着太阳若有所思。

    “九日凌空亦不抵地球一日,第十日何时建成?”轩辕氏暗暗思忖,能力越强,越能感受到即将到来的危机!

    他模糊的感觉日之塔出了状况,有种想要去一探究竟的冲动。

    战斗已经结束,接下来的善后,他不想,也不会去主持。

    轩辕氏踏空而行,一步步走到剩余众人面前,所过之处,一路生花。

    余下不足千人,轩辕氏心痛万分,这些都是需要被守护的人类,却为了守护更多的人,做出了牺牲。

    “六道有轮回,往生路上愿尔等不受疾苦、病痛折磨!”

    神灵净化那些灵魂的业力,让他们魂体晶莹无瑕,安然而去。

    风雨二神惨然存活,也是出气多进气少,轩辕氏运转生之力,让他们恢复过来。

    “今日,吾为众生讲道,望有朝一日,得见永恒。”

    轩辕氏有教无类,于战场上,蚩尤残部近前,坐而论道。

    “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说的是地球后期,医疗科技发达的情况下,故而如此。

    战场上,不论是人族还是魔种,都认真在听;轩辕氏声音愈发宏亮,渐渐的传遍整个大河流域,天地间除了轩辕氏的声音,也只有那微风拂面带来的“沙沙”作响。

    昼尽夜出,轩辕凌空,演化成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讲道七日,轩辕氏更是把四海统御之策,农耕蓄养之术深深刻在众生的脑海之中。

    众生皆领其恩惠。

    “吼!”巨大声响把众生从沉醉中惊醒,望眼过去,一条巨大的金龙在云层中显现身影。

    金龙盘亘一番,温顺的来到轩辕氏跟前,以头颅蹭蹭轩辕氏的衣角,轩辕氏轻轻在他头上摸了摸,金龙享受的闭上眼睛。

    “讲道于此,望众生好自为之。”轩辕氏言罢,乘龙登天而去。

    史料记载:轩辕氏大功于人间,被各族尊黄帝位,立长生碑!

    黄土地上第一帝,人文始祖轩辕氏,受各族敬仰。

    神灵离去,大河流域在各自势力首领的带领下,开始了新的篇章。

    “恭迎道友归来!”倒悬天,娲凭空出现,对乘龙而归的轩辕氏深施一礼。

    “幸不辱命,未辜负首领期望。”轩辕氏还礼;对娲,他始终怀有敬畏之心。

    “此不多言,道友胸怀吾不能及也。”显然轩辕氏所作为,她已尽知。

    “传教者,自当心怀天下,首领谬赞了。”轩辕氏作别女娲,退了下去。

    “哎,只怕那天翻地覆之日,众生苦难不减!”娲收拾一下心情,身影亦渐渐淡去。

    山林间,老农挥手扒开土壤,一根漆黑的植被安静的待在那里,放入空中咀嚼起来,仔细感受身体有没有变化。

    他连根茎都没放过,干裂的手掌上面沾了些短小的须,也被他送进口中。

    身体如常,接着他脱下外衣,露出松垮的肌肤,表现如普通的老农没什么不同;

    只有肚子那里有所不同,他的肚子是透明的,能够清楚的看到五脏六腑,用来观察身体内部状况,再好不过。

    “果有灵芝之功效,其应是此方灵芝矣,若以阳光净化,培育其种,亦可使人益寿延年!”

    老农兴奋不已,脸上的褶子也乐开了花,在随身携带的竹简上写下其特征,采集一些“灵芝”向镇上走去。

    山里有魔种出没,老农从他们身边路过,那些魔种好像没看到他一般,由他离去。

    “伯伯,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吃的啊?”几个孩童看见刚进入防护罩的老农,围上去,眼巴巴的望着他。

    虽说老农食无肉,身无缕,可他带来的植物,确实鲜美,孩子们都馋哭了。

    “今天没什么好吃的,不过伯伯可以把这个交给你们。”老农笑眯眯的看着孩童们,从胸襟中掏出竹简,递给孩子们,上面写着五个大字“神农本草经”。

    见孩子们撇嘴,嫌弃的看着那竹简,老农忙道“可别小看这本书,拿去城里,可以换几马车肉食。”

    “真的?”惊喜的声音,听说能换肉食,原本要被丢弃的竹简,被孩子当成宝贝一样揣进怀里。

    “咳咳,我自然不会骗你们:这样吧,天色还早,我便与你们说说一些杂病的小常识。”

    老农连忽悠带骗,总算将一群孩子收拢起来,坐在地上听他讲解。

    听了半天,犹如天书一般,孩子们坐不住了,开始刁难老农“我阿妈咳嗽,经常半夜起席,不能入睡,这个应该怎么治?”

    大一点的孩子总能从身边发现问题,如果老农有办法,能帮阿妈减轻痛苦,如果老农无法,也省的再听他絮叨。

    “这个简单,只需在夏日,摘下几颗山梨,辅以蔗糖熬制喝下,连续七日自好。”老农说起治病来头头是道,让孩子们不由的信了他。

    “那我再问你,听神职者大人说隔壁镇发生猪瘟,死了好些头猪,导致我们现在肉食都很难吃上,你可有法能治疗猪瘟?”

    最小的孩子问老农,事关口欲,小孩忍不住咽下一口口水。

    “容易,只需石灰水、花裂岩配合冰肌草擦拭患处,猪瘟自除。”老农淡淡回答道,他不知道,自己的影像在孩子心里变的高大起来。

    “你叫什么名字?”老农笑眯眯的问最小的孩子!

    “伯高。”孩子怯怯的说,说完还往大孩子身后藏了藏。

    “好生研习本草经,将来…用得上。”老农说完神色暗淡,他感受到危机即将到来,有种说不出的难受感。

    送走孩子们,老农没有去镇里,而是往外走出,这时天已经黑了下来。

    一道年轻的身影一步步朝老农走来,他身着衮金长袍,长发披散,无风自动,满是笑意的脸上,眼神深处却藏着令人心悸的寒冷,整个人有种凌驾于天地之上的气概!

    “适才观先生答疑解惑,受益匪浅,吾有一问,不知当不当讲?”来人在老农身前停下,稳稳看着他,眼神充满了侵略性。

    感受到熟悉的气息,望着陌生的面容,老农默不作声,此刻他心中无法做到平静。

    “怎会至此,怎能如此?”老农喃喃自语,对青年的问题,没做回应。

    “先生?”青年又问一遍,才让老农回过神来。

    “有何疑问,吾当知无不言!”老农表面平静,内心的激动却让他双手微微抖动。

    青年很有耐心“人说祸从口出,故而言要慎之:人说病从口入,故而食应慎之;人说身由心动,故而行要慎之:若人不听劝阻,入魔中去,该当如何?”

    老农思忖许久,长叹一声“言不及罪也,食亦由心,心之所达,人之根本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