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098章:上品无寒门

    “李渊,怎么一路上愁眉苦脸的?”

    秦始皇嬴政问唐高祖李渊。

    朱元璋,马皇后,张仪,杨坚,嬴政,李渊,柴荣等人正在一条河边休息。

    唐高祖李渊来了之后,总是苦着脸,少有说话。

    “李渊,你从朕这里兑换了枪炮后,不是把草原部落击败了吗?”朱元璋也是纳闷:“如今,你大唐应该没有强大的外敌才是,为何一脸心事重重?”

    只见李渊沉着脸,摇头。

    隋文帝杨坚也看了过来,猜测道:“莫非是你那几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闹起来了?”

    历史上李渊这个时候,除了草原部落和几个儿子争权的事情,恐怕没其他事情值得他在这样的场合,在几个皇帝面前如此面子。

    后周皇帝柴荣说道:“李世民,历史上的唐太宗,文治武功,恐怕李渊你都比不上吧?……他难道甘心一辈子做个秦王?……还有李建成和李元吉,也不是省油的灯,你可要当心啊!”

    他也明白,李渊现在得到了不少万寿果,肯定不会轻易退位。同样为了以后还能继续获得万寿果,他更需要皇位,以此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不然,哪有积分来兑换万寿果,又如何延年益寿。

    隋文帝杨坚紧接着建议道:“李渊,要不,你学朕的,把太子留在身边,剥夺了李世民所有兵权,让他做个闲王。反正你也不打算退位,果断点,免得日久生变。”

    众人一听,纷纷注视着杨坚。

    马皇后问道:“隋文帝,你是如此处置杨广的?”

    说着,她看了看朱元璋,心道:这些皇帝们,进入历史聊天群能获得万寿果延寿,是都不打算退位给儿子了吗?而且,似乎还都对儿子们做了一番安排……唉,我可怜的标儿他们啊……

    “正是如此。”

    隋文帝杨坚理直气壮道:“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为了大隋百姓,为了千秋大隋,不得不为。未来,朕即使要选继承人,也要从后代中选择一位德才兼备者。”

    他话里意思:不一定是从儿子里面选,也许是孙子。

    秦始皇嬴政说道:“朕与杨坚不同,朕会让所有儿子在军中从军,或者在地方做官,最后视他们的才能再定。

    有能力开疆扩土的,朕就让他们在外面自己去打江山,喜欢做闲王的就做个闲王……世界如此大,我大秦不应止步于中原。

    史上唐朝全盛时期,元朝初期,疆域之广!朕,作为千古一帝,怎能让大秦版图如此狭小,眼光应放眼全世界!

    不过,还需大秦国富时,方可为。”

    秦始皇嬴政,时常观看世界地图,早已下定决心,同时也是尽量避免内斗,把战争挡在大秦朝之外。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秦始皇陛下,雄心壮志!”

    张仪恭维道。

    后周皇帝柴荣却有些羡慕:“秦朝,唐朝,隋朝,明朝,你们都已统一天下,可放眼世界,而朕,还需要竭尽全力去统一天下。”

    “柴荣,你比我等都要年轻,如今有了历史聊天群帮助,夺得天下,是迟早之事。”隋文帝杨坚勉励道。

    唐高祖李渊建议道:“柴荣,你可以考虑从朱元璋那里兑换些枪炮,枪炮一响,便可所向披靡,不是那些不知枪炮为何物之人能抵挡的。”

    向朱元璋兑换枪炮,柴荣本来考虑过,但是怕被人利用起来,反而对自己不利,叹道:“人心难测,还是等朕平定天下后再考虑。万一被他人利用,反过来对付朕,就适得其反了。”

    “你怎么跟宋太祖赵匡胤一个想法?”朱元璋没有勉强,说道:“将来,你若是想要兑换枪炮,朕会给你些。”

    听到赵匡胤的名字,柴荣眼皮跳了跳,然后顿了顿,道:“那就多谢明太祖了。”

    “李渊,说了半天,你还没说你有何心事。难道真是为几个儿子之事忧心?”

    秦始皇嬴政把话题带了回来。

    “不是。”

    出乎众人所料,李渊摇头道:“打败草原部落后,朕就让李世民留在边塞,同时也对李建成和李元吉进行了制约,目前相安无事。

    朕,是在为科举制度而有心。刚刚结束第一次科举,但结果令朕很不安心。

    参加科举者,多是世家子弟,寒门者少之又少。

    更重要的是,朝廷绝大部分官吏也都是来自世家世族,长此以往,大唐未来堪忧。

    当初,朕提出完善的科举制度时,他们还多是称赞,但暗中却另一套,阻止寒门学子参加科举,或者参加科举的已经成了他们的人,和世家子弟没多大区别。

    在世家世族眼里,上品无寒士!数百年来如此,想要改变,朕觉得太难了。”

    世家世族的弊端太多,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李渊为了大唐长久考虑,大唐需要新鲜血液,寒门学子就是。

    但想是一回事,做起来是何其的困难,李渊现在是深有体会,也因此烦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