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四章 擦肩而过

    郑美芳看看赵世友,再看看吕丽,又扭头看看正在忙着组织队伍的李晓菲,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孙小胖看着三个大人像是打哑语似的,在那里小声谈论着赵河拉赵海去白龙镇买书的事儿,不免一头雾水。

    ――

    赵世友的经验介绍,精彩纷呈,时间的掌握,也恰到好处。一个小时,不多不少,参观访问的第一项,就胜利结束了。随后,赵世友和孙大头就带领华京市旺县的参观访问团,沿着山间的小路,参观那三个小水库和一部分种上了小麦的梯田。

    最后一项,是参观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户。孙长才带人给赵海盖的那八间房的照片,在华国大大小小的报纸上出现过,成了赵力一家生活大提高的明证,也成了三家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金字招牌。

    进了院子,有人一间间房地看了个遍,也有人好奇地在赵力那五处练功的梅花桩上歪歪扭扭地走着。李晓菲贴近赵世友,悄声问到:“赵会长,赵海呢?”

    一边的吕丽见身旁没有人,就小声对李晓菲道:“小李啊,真是不巧,大海被小河拉去白龙镇买书去了。”

    “三嫂――你――”李晓菲疑惑地看着吕丽。

    赵世友小声解释道:“小李,这事儿和你三嫂没关系。我们俩也是来到山里后,才知道他们去了白龙镇华书店买书。你也别急,天晌了,他们该回来了。”

    李晓菲声音有些哽咽,悄声对吕丽说:“三嫂,你们说话算数,我说话也算数,我真的只想看他一眼,就回华京市,再也不来三家村了。”

    该听的报告听了,该参观的地方也参观了,那位陪同华京市旺县参观访问团的五龙县干部,走到正茫然地站在大场院里、朝东边山路张望的李晓菲面前,问到:“李县长,王会长和张县长今天中午在县招待所准备好了饭,咱们是不是该回五龙城了?”

    李晓菲收回目光,看看半空中的太阳,点点头道:“是该回去了。”

    赵世友看一眼身旁的吕丽,问到:“李县长十几年没回三家村了,今天中午就在我们这里吃吧?”

    李晓菲摇摇头,说:“不了赵会长,县里已经安排好了,我们这就走。”

    大客车在赵世友、孙大头、孙长才、郑美芳、吕丽等人的目送下,启动后,朝小山梁下行驶起来。李晓菲收回伸出口、不断朝赵世友他们摆动的手,对身旁五龙县的陪同干部说:“唉,十六年了!旧地重游,我感到特别亲切。你让司机开慢一些,我好好看看这白龙公社的山山水水。”

    大客车缓缓地行驶着,李晓菲盯着前面空荡荡的山路,眼圈里,渐渐蓄满了泪水。

    车到白龙镇,已过中午,东西大街上,空一人。经过华书店门前时,李晓菲突然朝司机喊道:“师傅,你停一下车,我进书店去看看,有一个当年下乡时认识的朋友在没在里面。”

    书店里没有一个顾客,火炉旁,那位中年女营业员仍在飞针走线地织着毛衣。见衣着不凡的李晓菲走进来,女营业员急忙站了起来,问到:“您要买书吗?”

    李晓菲笑着道:“不买。十几年前,我常来这里,今天路过,进来看看。”随便浏览了几眼,李晓菲就退了出来,重上了大客车。

    大客车到五龙县城的时候,李晓菲看到,前面的公路上,急匆匆地走着三个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一个短发少女,一个中年男人。那中年男人的肩膀上,扛着一个面朝下、看不太清模样的少年。那少年的棉衣,在脊背处烂了一个大黑洞。

    客车司机显然认识他们,在客车追上了他们之后,他放慢了车速,探头外问到:“文大夫,接了个病号啊?要不要我捎捎你们啊?”

    白发老者一边赶路,一边摆摆手说:“先谢谢你啦!前面没几步路了。”

    客车司机没再客气,他逐渐加了车的速度。李晓菲扭回头看去,只见那白发老者一行人,拐向了公路边的一条小路,小路的尽头,是一个不大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