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八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农书学了便可懂得耕种,懂得耕种那人口数量便更多了。

    兵法学了便能培养将军,那敌将变得聪明了更加难以对抗。

    那突厥的赵言德便是例子,不可让他们太过聪明。”

    李世民皱着眉头想了很久,和亲这么多次。

    不仅是假公主,陪着公主的还有很多种子,工匠等。

    这些东西短期很难看见效果,不如火药的危害那么明显。

    而突厥赵言德则是一个很典型的窝囊废。

    赵言德本来是个中原人,战乱北投颉利可汗。

    本来突厥习俗简单,治理简单,但赵言德建议下加强可汗的权力,导致个个部落不满。

    颉利可汗,以及他的弟弟—突利可汗堪称两个卧龙凤雏,两人争端不休。

    两个卧龙凤雏,再加上赵言德,真的是三个臭皮匠凑在了一块。

    直接将东突厥埋下了败亡的种子。

    由此可见人才是多么的重要。

    想到这,李世民赞成的点头,示意李泰继续说下去。

    得到了李世民的示意,李泰继续说到。

    “所以儿臣以为,当以封禁一部分书籍,比如农书《齐民要术》等,兵书《孙子兵法》等,匠书《鲁班书》···

    这些书皆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应当加以封禁,不能随意印刷,更不能被赠与他国。

    除了书籍,工匠,种子,农牧耕种技术等等都不应该让他国窃取。

    否则任由让他国窃取,岂不是对大唐百害无一利。”

    李世民点了点头,好东西就应该留给自己。

    “朕明白了,若是回礼和亲,朕便送一些和尚和《大乘佛法》。”

    “父皇,儿臣以为,如今大唐无需和亲!”

    “嗯?”李世民眉头紧皱,和亲这外交手段也不让了?

    李泰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沉重的解释道。

    “和亲换不来和平,换来的只有那短暂的蛰伏。等过上十几年他们便会重新入侵大唐。

    而靠着和亲换来的和平,若是长久便会麻痹,失去勇气和骨气。”

    说话间,他的语气陡然高昂起来。

    “真正和平,应当只在炸药真理之中。

    真正的天子应当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我等大唐男儿,即便是站着死,也不能跪着生!”

    “好~”李世民激动的大喝一声。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此当立为祖训,应当世代相传,也让后世子孙见识见识,朕大唐强国的风采。”

    “此事,朕允了。”

    “父皇圣明!”听着李世民的答应,李泰松了口气。

    李世民看着李泰,笑眯了眼道神秘的说到“皇儿当真是让朕吃惊。

    朕也有一个好东西!”

    李世民给自己一个惊喜,莫非是棉花?

    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了,

    按照快马的速度,从高昌将棉花种子,以及相关习性之类的应该是够了。

    “哦?父皇是什么?”李泰明知故问的说到。

    “棉花的种植和习性!”李世民十分得意的说到

    “真的么?”李泰故作惊叹“这棉花产量如何?”

    “当然,那晚听完皇儿的话,朕命边关守将派了一支精兵扮作土匪。

    直接将一个种植棉花的村子给抢了,不仅抢到了种子,连人都给带了回来!”

    “死~”李泰深吸一口去。

    好家伙,真是土匪的作风,直接派兵将一村子的人给抢了,连人带着种子一起给抢了。

    这可真是你李二的作风啊!

    “产量如何?”李泰急切地问道。

    李世民缓缓地从桌子上拿出了两个袋子,摊开后一袋是种子,另一袋是棉花团。

    “棉花喜温好光,惧冷好湿,且产量胜过那麻,这等习性在大唐也能种植。

    而且温暖胜过麻布,价格低于那麻布。

    棉布在高昌乃是粗棉钱,这又是一件利国利民之神物啊!

    大唐百姓,冬日里若是有了棉衣,便无惧寒冬。

    朕的军队若是有了棉衣,那北上的寒冷,以及高句丽再也无法挡住朕的铁骑了!”

    说话间,李世民眼中带着别样的目光看向了李泰。

    “咳”李泰撇开眼,感觉被夸的不好意思。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