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0038 秋风来


  “哈哈,等下上了山,一定得讨杯酒喝!”,圆通摸了摸肚子大笑着道。

  “走走走!”

  山上有酒香传来,说明牧正阳极有可能在家,赵雨石全身充满了劲头。

  南山书院。

  牧正阳在院子里一杯一杯地喝着,桂花酒‘秋风来’秉持了牧正阳一贯的风格,没有经过蒸馏提纯仅有十几度,入口没有丝毫醉人的感觉,。

  相传李白饮此酒成诗百篇,故历来文人到长安,专饮桂花稠酒。

  有的学子想做诗人,每次到酒店大饮寻觅灵感,但三碗下肚就大醉,语无伦次不识归路。

  牧正阳喝得有点多,略微有点上头的感觉,也有一种想写字的冲动,将一张雪白的宣纸在长桌上铺平,提笔蘸墨洋洋洒洒地写下一首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写完兴尽,随手将毛笔扔出了书院。

  赵雨石和圆通刚走到南山书院的门外,突然从书院飞出来一件未知物体。

  圆通反应敏捷伸出把未知物体稳稳地握在手里,可笔尖上的墨汁却有几滴甩到光秃秃的脑门上。

  “哈哈,圆通师傅,你这姿势是挺帅的,可咱们国家在八十年代就废除了点戒疤的做法呀!”,赵雨石打趣道。

  “速度太快没看清,谁知道是一支笔……”,圆通尴尬地说道。

  牧正阳听到了外面的声音,把书院的门打开,见到了那天自己在铁口巷救的那位老者,和一位手里握着毛笔头顶还有几个墨点的僧人,他一眼就认出这支笔就是他刚才丢的那支。

  “那个……实在抱歉,我这山上几乎常年没人,没想到会有这么凑巧的事发生。”

  牧正阳看到这位僧人的样子,立即明白刚才发生了什么,带着歉意向圆通说道。

  “没事,没事,你刚是在练字?”,圆通大口大口的呼吸着空气中近乎实质的酒香气,乐呵呵地问道。

  “瞎写着玩,你们是到山上来找我的?”

  牧正阳听说了这位老者是溪中县县长老爸的事,但他当初拒绝了他们的宴请,这时这位老者带着一位和尚上山来了。

  “可算见到你了,我就是你当初在铁口巷救的那位,之前想请你吃饭当面道谢,可惜没我那儿子没有办好,昨天我们一起上山了一趟,也没能见到牧先生,今天终于见到你了!这是我收藏的几幅字画,送给牧先生来表达我的谢意!”

  赵雨石之前本来是打算送牧正阳几幅他自己的得意之作,但昨天看到牧正阳写的字后,他自己的得意之作便很难拿出手了,便把自己多年来珍藏的几幅名家字画给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