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八章 城隍府衙(中)


    飘然子俯身翻看,架子上横排是按照地点、竖排是按照日期,记载着简略事宜,他拿起一本翻看,里面有某地张三某日偷了邻居家一只鸡,某地李四某日见到一两银子、私自留下,某地王五某日送给孤寡老人一床被褥等等。飘然子看罢,低头不语。

    “城隍,人间私语,天地有闻,四路巡查有查访不到的,还有四值功曹等神祗稽查,天地间神目如电,你尽管放心。”章案吏道。

    “嗯,好吧,你们继续干活。”飘然子放下帐册,临走前土地又让鬼小六协助鬼小五,去管理城隍殿的公文。章案吏虽然皱了皱眉头,但也答应了。

    飘然子出了善恶司,章案吏送到门外。土地又陪着城隍,来到刑罚司。

    王案吏等在门口迎接,一阵寒暄之后,把城隍、土地请进厅堂。飘然子道:“听说你这个刑罚司,专门对作恶的活人,处以刑罚,我特来看看。”

    “城隍,我们这个刑罚司,根据善恶司转交的善恶记录,对蜀城百姓处以赏罚,一般的说,赏的少,罚的多。”王案吏道。

    “这是何故?”

    “要说行赏,我们能力、权限有限,有人做好事,赏钱吧,咱们都用的纸钱,阳间不能花;赏财物吧,咱们这里又不生产财物,阳间去取也不行;多赐福禄寿吧,那些都有专门司职的神祗。所以,不是出了大善人、善事,我们不管行赏。”王案吏道。“至于惩罚,倒是很好办,比如某人做下恶事,给他得点疾病,或者让他见见咱们的真鬼,吓唬吓唬他,或者给他放点火、破破财,等等不一而论。”

    “喔,原来如此。”飘然子一听,感到有趣。“那我倒要见识见识。”

    “呵呵,城隍说的哪里话。”王案吏笑道。“其实,有地方的城隍,特别是县城隍,身兼刑罚司的案例。咱们这个府城隍,鬼卒多,所以城隍不管刑罚司。”

    “等等,你说蜀城城隍是府城隍,官职比县城隍大吗?”飘然子问道。

    “当然大。”王案吏笑道,“恐怕土地老人家没同你讲过,城隍有府、郡一级,还有州、县一级,相当于阳间所管的府、郡,下辖多少州县,州县的官吏,归府郡所管。阴司的制度也一样。”

    “那么说,我这蜀城城隍,还要管理附近周围的州县城隍?”飘然子问道。

    “道理是这样。四周的州县城隍,归阴司地府直管,但是,他们有朝见你这个府郡城隍的职责,州县城隍有什么做得不对的,你也可以过问、申斥,甚至上报地府。不过,这几百年来,周围的州县城隍,没来朝见过蜀城城隍,大家都是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王案吏道。

    “我看今后要改写历史了。”土地笑道。“以前他们不来朝见,一是因为城隍更换频繁,二是蜀城城隍没有多大作为,任由蜀城百姓自生自灭。现在不同了,咱们这个飘然城隍,上任两天,就做下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些州县小城隍知道后,应该都来朝见。”

    “不敢当!刚做点小事,就吹嘘出去,让他们来朝见,我这城隍也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飘然子向来谦虚,此事也不愿张扬,只想再代理些日子,好卸任回家。

    “城隍,你既然是一庙之主,来看看阴司的刑罚,你要是愿意,也可以代理这个刑罚司案吏。”王案吏笑道。

    “免了吧!”飘然子也笑道,刚上任两天,就忙得他焦头烂额,他不愿夺人职权,再揽下额外的事。

    “这里厅堂,是我发号施令的地方,后面架子上是账册,根据恶人做的恶事大小多少,按照阴间条律,分派鬼卒去做。恶人受过惩罚后,也在这里销账。”王案吏指指身后的大堂,中间桌子,相当于府衙的审案桌,上面满是令牌,桌子后几个鬼卒,正在记账、销账。

    “受罚的恶人,都是阳寿未尽的活人吗?”飘然子问道。

    [bookid=1488790,bookname=《梁山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