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六章 爱读书学习更爱吟诗

    他每日一有时间,就孜孜不倦地认真专研世界各国的农业机械的科技方面的书籍。

    郭教授带着李月娥给他做的棉帽子,围着先前老婆给他用黑毛线织成的长围巾。

    他看到这条毛巾睹物思人,不由得想起了自己一深爱着的妻子,这几年一直相思,而不能相聚,伤心的泪水不禁在眼里打转。

    张光明今天约了两位知青和郭教授,一起要去县城的新华书店去买几本书。

    张光明对他们说:“县城里的省医院的王院长打电话来对我说,省医院要收购咱村的那些中草药哩。

    那正好,咱们把晒干了的中草药装,进一个个麻袋里拉过去吧。

    哦,咱还得把它们分开袋子装啊。”

    他扭过脸对大女儿说,“文雅你去通知贵小宝大队长让他套辆马车来。”

    大女儿答应着一蹦一跳的去通知大队长了。

    不大会儿,贵小宝就赶着马车来到了张支书的家门口。

    他们师徒刚装好八麻袋中草药。

    大队长他就笑嘻嘻地进门就说:呀嗨还不少哩。

    他们一人扛一麻袋,把这几大包中药材,统统装上了马车。

    这是去年一年张支书每天趁下晌的功夫薅的几种药材:有艾草、青蒿、白蒿、白茅根,还有牡丹,芍药……许多的中药材。

    张支书又到大队院里,装上李鸿运家已晒干了的几麻袋药材。

    这辆马车上已经摞得很高了,看来再往上摞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张光明他一看就说,“大队长你先到大喇叭上去通知跟各个小队长,就说省医院要收购咱村的中药材哩,让各小队长都套上马车拉到县城去推销出去。”

    贵小宝答应着正要走向大队去下通知时,张光明转过身又对他说:“哦你别忘了去李永进和孙有福家,让他俩跟咱们一起去哦。

    他让贵小宝再套辆马车来,再把咱班子成员们开荒种植的那些药材,一并拉到省医院去把中药材换成钱。”

    贵小宝答应着去通知大队会计和村主任了。

    张光明和郭教授,还有李中秋和秦春天,四人把大队干部们种植的那些中药材,也分别装进一个个麻袋里。

    这边刚装完,李永进就赶着马车来了,他们抬的抬,扛的扛,不一会就又装了一车子中药材。

    张光明和贵小宝各人赶着一辆满载药材的马车先出发了。

    张支书的这俩车上呢?

    坐着郭教授,还有秦春天和李中秋。

    贵小宝的这辆车上坐着大队会计李永进和孙有福。

    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直奔省医院。

    来到省医院后,张支书找到王院长。

    王院长踏踏大步来到马车跟前,他一脸认真的表情,蹲下身子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麻袋一麻袋的草药。

    他不时的用鼻子爬到药材上闻闻,用手撵撵他脸上表情很严肃也很认真。

    他检查了一袋又一袋并未表态说中还是不中,大家开始紧张起来。

    王院长直到检查完最后一袋中药材才露出笑脸。

    他拍了拍手上的药材沫说:“嗯,不错不错,即干又干净没有霉点很好!”

    张光明一行人这才放松了心情。

    王院长说了一些感谢的话后,他就说:大队会计跟我去医院会计那儿,把这些药材都称一称,然后我让会计付给你钱吧。

    没多大会儿,李永进笑嘻嘻的手里拿着三沓钱,对张支书说:“给,这是你个人卖药材的钱,我手里的这些是大队卖药材的钱,这些是李鸿运家卖药材的钱,各清各项哦。”

    张光明对大伙说:“我这些卖中药材的钱呢?

    不光是用来买书的,还要拿出一部分用来奖励那些先进模范们。

    而大伙开荒种植的那些中草药材卖的钱呢?

    是用来帮助那些困难户的。”

    张支书让大队干部三人先回村,他说他们几人还得去买书哩……

    车上的郭教授和两位知青,他们跟着张支书到县里的新华书店,买了几本农业机械制造的科技书。

    张支书他又说:我再为大队订上一份新闻报和一份农业科技报。这样就不用到天天公社干部张大叔家去借报纸看了。

    他最后说,我可以不买吃的,不买穿的,但绝不能不买书呀!我常常去借书,只要是谁家有好书,我都会借来阅读。

    全村的书让我看了个遍。

    郭教授他说:所以村民们都知道张支书你是爱书如命啊!

    两位知青他俩都笑着说:的确是啊。

    几人买了书,又到邮局定购了两份报纸。

    在回村的路上张光明赶着马车,正走着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没多大会儿地上铺满了洁净的白雪。

    张光明看到一望无垠的田野上,被蒙上一件白纱似得高雅纯洁。

    他不由得即兴一首冬季的感怀诗。

    他吟道:

    《观雪有感》

    耄耋老妇志踹心,头枕沃土仰天榻。

    满头银丝散地落,养精蓄锐待春发。

    在场的三人也即兴作诗助兴。

    他们每天在一起学习工作。

    刚开始两位知青不大会即兴作诗,他俩见张支书和郭老师常常无论是观天,还是睹物,都能随即出口成诗。

    两位知青耳濡目染,渐渐地俩人也学会对天当歌吟诗作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