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4章 领风者,逐风者


    “逐风者?”大家细细品味着这个词汇。

    一个引领风,一个追逐风,后者听着就像是前者的追随者。

    李维这是打算,在总公司下面再设一个子公司?

    没错,他的确是这么想的:

    因为浅信徒的要求太容易达到,所以在迦娜的设想和推算中,祖安的200多万居民,未来完全可以都被发展为浅信级别的信仰者。

    如果现在不对领风者的准入门槛加以改革,未来岂不是全民都是领风者了?

    所有人都是领风者,那领风者还算什么“先锋”呢?

    队伍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又该怎么保证?

    于是,只听李维细细解释:

    “所谓‘逐风者’,便是由领风者协会所领导的进步人士的群团组织,是广大进步人士在实践中学习迦娜思想的学校,是领风者的助手和后备军。”

    “而这个组织的第一批成员,就将从我们中间诞生。”

    这下大家彻底听明白了。

    虽然李维用词比较隐晦,但大家还是能听得出来:

    他打算优化一批不合格的领风者,让他们加入新成立的逐风者,给领风者当助手和后备军。

    “那谁是领风者,谁是逐风者,这又该怎么判断呢?”有人在意发问。

    人都是想进步的。有机会的话,大家都想当领导,而不是助手。

    而李维的回答是:“信仰!”

    “领风者应该是斗争事业的先锋,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冲锋在前、撤退在后,牺牲在前、自保在后.克己奉公,无私贡献。”

    “要满足这些条件,非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不可。”

    “所以只有信仰足够坚定虔诚之人,方可成为引领变革之风的领风者!”

    “而那些只是刚刚诞生信仰,信仰仍不坚定的人,则应该留在逐风者中持续实践、学习。”

    “通过在实践工作中的不断进步,他们未来也可以成为真正的领风者。”

    此时此刻,众人的信仰之线仍旧清晰显现。

    大家都看得见,谁的“线”更亮,谁的信仰更为坚定。

    这是一个无比公平的区分条件。

    因为那些“线”更亮的人,就是比别人信仰坚定,更能吃苦、能奉献,愿意牺牲,没有私心

    面对这种信仰和道德水平上的“强者”,“弱者”都不好意思开口说这不公平。

    毕竟信仰和道德又没有门槛。

    谁觉得不公平,完全可以跟着学。

    学着他们冲锋在前、吃苦在前、流血在前可惜,这些不是说学就能学得来的。

    “好,就这么办吧!”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都认可了李维的提议。

    一部分人认为,这种用信仰来区分先锋、后备的方式非常公平合理。所以他们可以接受。

    一部分人则深深认同李维的理论,认为必须由信仰最坚定的人来领导斗争。

    另一小部分则扎扎实实地被李维的话吓到,意识到了领风者的光荣头衔背后,暗藏着的巨大风险。

    所以与其当领风者,不如先当逐风者。

    这样皮城执法官真打过来了,他们也只能算个“从犯”;

    而要是领风者的事业成功了,他们也能算是“从龙之臣”。

    怎么都不算亏。

    总之,在众人不同的想法之中,李维的提议几乎得到了全票通过。

    “那么,那些被迦娜选中的人,现在就可以站到前面了——”

    “伱们,将会是真正的领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