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5章 路见不平

    沈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醒来时已经是天光大亮,他收起心思,迎接新的一天。

    接下来的日子泛善可陈,先是沈家门庭若市,大都是来表示慰问的——他们都知道了沈家儿郎失而复得。那些与父亲平级或低级的因沈锐还是个孩子,所以自持身份,自然不会前来,只是去衙门里与父亲打个照面,攀谈两句,然后打发家眷带些礼物到沈府看望。一时间沈家莺莺燕燕、群雌粥粥,好不热闹。

    可怜沈锐被母亲叫出来答谢,免不了又被七大姑八大姨评头论足一番,一天下来也累的不行。好在这种情况只持续了两三日,后来清净了。

    几天后沈锐又被领着重新认识一下亲戚,相对来说沈家在京城的亲戚不多,就那么几个人,主要是骆家。

    骆养性虽忙,但也抽空见了他一面,骆养性四十来岁的样子,身材高大相貌不凡,看来史料说明朝选官先看相貌,再论才干也不是空穴来风。

    也许是亲戚,沈锐从骆养性身上到没有感觉到锦衣卫指挥使的威严,见到沈锐,骆养性还是比较高兴的,但作为一个成功人士,骆养性也不可能表现得的格外热情,所以只是勉励了沈锐几句,自忙去了。

    真正嘘寒问暖的是沈锐的姑姑沈心莲,她拉着沈锐的手说个不停,惹的她的儿子,刚八岁的骆庆谨撅着嘴巴极为不高兴。骆庆谨虎头虎脑,极为可爱,他自小与沈锐相熟,表兄弟两个感情深厚,他见母亲拉着表哥不停地说着话,自己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自然是闷闷不乐了。好在沈心莲看出了儿子的心思,及时放骆庆谨与沈锐去玩了。

    这段时间也了解了不少骆家的事,骆养性生于锦衣卫世家,他父骆思恭自万历年间执掌锦衣卫,在天启时还续任过一段时间,魏忠贤得势后被陷害离任,任期前后长达达四十二年,声明显赫,明末著名的“移宫案”中就有他的影子。自己的姑姑并不是骆养性的正妻,只是他的侧室,听说骆养性的正妻郭氏只给他生了两个女儿,所以自己的姑姑母凭子贵,是以在骆家还是有些地位的。

    让沈锐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是,郭氏也特意见了他,热情的令沈锐都不好意思,就像她才是沈锐的亲姑姑,后来沈锐才知道,这是有原因的。

    天气越来越冷,其中也下过几场雪,不过都不大,这年月干而冷是北方冬天的主旋律,直接后果便是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然后饥荒、死人、流浪、揭竿而起,镇压……周而复始。

    接着便是过年,元宵节之后,沈锐不得不去上了学。

    上学之前的日子,大都呆在家里,心里想着不切实际的事,当然,说不切实际也并不准确,沈锐所想的,大多是出于对这个时代的焦虑,然后把自己代入其中,想着若自己是皇帝,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做,之后力挽狂澜,避免国破家亡的结局,但事实上他无能为力,愤青并不能改变现实问题。而真正的皇帝,还在深宫大内为各种琐事焦头烂额,恍然不觉大厦将倾。

    这期间也偶尔出去过几次,不过每次母亲都会紧张半天——她实在是怕了,嘱咐这叮嘱那的,沈锐走到哪里都有人跟着,而且还是前呼后拥的那种,实在是无趣的很。

    上学其实也好,虽然并不能学到真才实学,但走出家门,不可避免的会与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接触、碰撞。虽然到这个年代已经有些时间了,但他所接触的,不过是这个社会最底层的人和事,对于中上层的生态状况,知之甚少。

    沈锐所上的学堂乃顺天府学,如果说国子监堪比现实中北京大学的话,那顺天府学绝对可以与如今的北京四中相媲美。顺天府学学子中有不少高官子弟,这些人目前虽然不是体制中人,学习也可能不怎么样,但生于官家,自小耳闻目睹,见识却比生于底层的学子要多得多,除了一小部分真正的纨绔,大部分学子的智商情商都不低,集中在一起,无疑就是一个迷你版的社会。眀争、暗斗,勾心、斗角,一样不缺。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者有之,乘人之危落井下石者更是不乏。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放之四海而皆准。日子一旦充实,那些宅在家里乱七八糟的想法便不知不觉沉淀到了脑海深处。

    上学一段时间后,沈锐总算知道了以前自己的一些光辉业绩,大部分是一个外号叫“瘦猴”的同窗告诉他的。

    瘦猴学名刘沛久,是沈锐在府学的好友,据他自己说,因他与沈锐同年同月同日生,不自觉便成了好朋友,感觉得出来,以前的沈锐对刘沛久也是相当的好。刘沛久生的高高瘦瘦,两人年龄相同,他却比沈锐还要高一些,因身体长宽比例失调,与他不对付的同学便给他起了这个绰号,其实刘沛久除了高瘦外,面相也是较为俊郎的,与尖嘴猴腮没有半分关系。

    他与沈锐生日错着时辰,平时以小弟自居。这家伙的老爹是吏部右侍郎,实打实的实权部门副部长。虽然社会上流行拼爹,但这套在府学里的老学究面前却不大行得通,那些教谕训导等只认子史经集道德文章,可不管你老爹是谁,背不了书做不出好文章照样打你的手掌心。很不幸刘沛久是教谕们重点关注的对象,沈锐上了一个

    多月的学,刘沛久挨打的次数不下五次,看来,刘沛久不是读书的材料。

    这方面沈锐就好得多,这要归功于沈锐也不是完全的失忆,保留了这个身体的学识,所以上府学他也不怵,依然混的风生水起。

    回来后不久沈锐就听说自己在十一岁时已经考取秀才,虽说最终未能进入国子监,但以他的年龄,在顺天府学里也算得上是佼佼者了。那些教谕训导们见了他都笑咪咪的,然后站住勉励几句,以至于看到沈锐后面的跟班刘沛久,脸色才阴沉下来,从鼻腔里哼一声拂袖而去。

    两人的家在同一个坊同一个胡同,每日里上学散学自然一起。顺天府学位于北京城西北部,属教忠坊。两人的家在城东,属北聚贤坊,两坊之间直线距离并不远,但中间坊墙林立,街道纵横,绕来绕去的也需要一些时间。

    这一天天气晴好,放了府学,沈锐跟刘沛久两人回家,照例两个寻常服饰打扮的保镖远远的缀着,沈锐也不管他们,跟刘沛久一路说笑着往前走。

    街道上人来人往,沈锐与刘沛久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作为京城,商业上一向发达,街道两边商铺林立,一片繁荣景象。

    前方不远的一个人引起了沈锐的注意,虽然因为角度的关系,沈锐只能看到他的半个脸,但还是认出了这人就是自己初来乍到时第一个接触的衙役何听风。

    此时何听风领着两个跟班,站在一个卖水果的摊位前,街道上人声噪杂,只听何听风很大声的问在一旁招呼客人的老板:“罗老四,生意不错嘛,不知今天的梨子甜不甜啊?”

    水果摊老板罗老四正为一文钱跟一个胖女人斤斤计较,听见何听风喊叫连忙舍了那女人,摆摆手示意那女人可以走了,之后连忙对着何听风满脸堆笑打躬作揖:“哎吆是何捕头啊,有日子没见您了……您说这梨啊,一准水多包甜!先来几个尝尝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