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4章 似是故人来

    “大人客气了,我与军中将士桑梓一场,聊表寸心也是应该的!请大人派员将这些粮食交接一下!好让这些车马尽快回返!”

    卢象升道:“不瞒公子,我军中余粮不多,公子此次前来送粮,真是我卢某人的及时雨啊!”

    他回头对属官吩咐一番,沈锐也对身旁的安息贵交代了几句,便与卢象升错着半步边说边向大营里走,“将士们风餐露宿,住处简陋,难御寒风,小生只能略尽绵薄之力,实在汗颜……”

    沈锐与卢象升一路走来,看着四周五花八门到处都是破洞的帐篷,有感而发。

    “卫国保家,乃是我辈责任,一时的困难我大名男儿还能克服,公子此次前来,实无异于雪中送炭,解了将士们的燃眉之急……”

    寒风凛冽,卢象升阔步挺胸,指着远处校场上正在操练的民壮,“他们,我大名健儿,饿着肚子操练,毫无怨言,虽无敌情,可只要在军中,一日也不曾懈怠过,本府带着他们出来,连温饱也不能解决,该汗颜是我啊……”

    “大人问心无愧……”

    一队巡逻的民壮迎面走来,领头的队正见了卢象升,停下脚步伸手一挥,十来名士兵很自然闪向一旁,俱抱枪躬身齐声道:“参见大人!”

    卢象升点点头,又挥了挥手,算是回礼,沈锐无意间瞄了一眼,那队正似乎有些眼熟,他停下来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一看还真是熟人,遂惊喜道:“宋叔,怎么你也在这里?”

    队正四十来岁,身材高大、虎背熊腰,他正微微低着头侯卢象升一行人通过,猛地听见有人问话,抬头在沈锐脸上看了好一会,才迟疑道:“你……你可是沈锐?”

    沈锐上前抓住他的胳膊,笑道:“是我啊宋叔!”

    沈锐口中的宋叔脸上也露出惊喜的表情,只不过他一手握着长枪,加上又有不少官长在前,不免有些拘束,肢体上动作僵化,所以显得有些尴尬,他喏喏着道:“你看,这有几年没见了,小锐你的变化太大,如果不是你叫我,若走在路上,我还真不敢相认!”

    这边卢象升见沈锐停住与手下民壮说话,便过来问:“二位熟识?”

    沈锐介绍道:“宋叔是小生在大名的邻居,小生初到大名,多亏了宋叔照拂,小生有一个不请之情,此间事了,我想借宋叔两天以表地主之意,还望大人成全!”

    看人观人品,卢象升见沈锐如此重情重义,富贵发达了依旧不忘帮助过自己的人,叙叙旧这等小事,岂有不允之理,便爽快道:“公子哪里话,你与这位壮士他乡相遇,实属不易,本人岂能不成人之美,此时并无战事,我就允壮士三日之假,如何?”

    沈锐与宋叔面上一喜,齐声道:“多谢大人成全!”

    卢象升与沈锐回到大营坐下,宋叔自回营帐收拾不表。

    卢象升初见沈锐时,沈锐还是一个四处替义母申冤的穷小子,如今却鲜衣怒马,似乎富贵不可言,他不禁起了好奇之心,沈锐也不相瞒,把自己的经历简略说了一下,卢象升两榜进士才高八斗,可也对沈锐的遭遇闻所未闻。

    卢象升唏嘘不已,沉吟道:“公子的经历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不过一波三折后,最终公子能认祖归宗,也是大大的造化了,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大难无恙,将来必定会有一番作为。”

    沈锐笑道:“借大人吉言,小生受教了!”

    卢象升道:“本府此次前来勤王,事出仓促,多亏各位父老乡亲鼎力相助,出发时,尊祖父代表众乡绅捐助三千两纹银,老人家独占一千两,本府深为感动。今公子又来相助,感激的话本府难以言表,今后唯有励精图治,为大名百姓造福,来报答诸位的大恩大德!”

    沈锐道:“祖父历来慈善,尽些绵薄之力也是意料之中。大人清正廉明,深得父老乡亲爱戴,所以才能挣臂一呼,万余民壮前来相助,实在让人敬佩!”

    卢象升叹道:“本府世受皇恩,君父有难,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岂能坐视不理!只是苦了众位乡亲,大冬天的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幸运的是他们没有遇到建奴,不幸的也是他们没有遇到建奴,一腔热血,到头来寸功未立,本府愧对圣上,愧对跟随我来的父老乡亲啊!”

    沈锐暗道幸亏得没遇到建奴骑兵,虽说燕赵地区历来民风彪悍,但这些民壮未经过系统训练,又没上过战场,对付对付流贼还凑合,若碰上了来去如风的后金骑兵,与一群乌合之众也差不多,真正交起手来,还不是一边倒的屠杀!

    实际上后来卢象升升任大名兵备道后,系统训练了两千名团练兵,但第一次与上万流贼遭遇,要不是卢象升个人勇猛,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镇住了场子,那些团练兵早就一哄而散了。

    可能此时卢象升并未意识到这点,但这样的话沈锐可不能说,不管怎样,这个一心为国的忠勇之臣,为了他心中的道舍身取义,总是让人钦佩的。

    沈锐安慰道:“大人不必过于自责,大人忠君为国,一心为民,相信皇上也能明白你的一片赤诚之心。”

    卢象升点点头,不论皇上是否明白他的忠心,对于他这种进士及第、天子门生来说,这话听着十分舒坦,

    卢象升不由得暗暗点头。两人侃侃而谈,沈锐始终回答得体,卢象升心中赞叹不已,对沈锐的好感直线上升。大半个时辰很快过去了,这时验粮官来报粮食已清点完毕,请二人签字确认,有了卢象升的大印,沈锐说不得又要少交不少税,还能博得个好名声,这一点,古今皆同,只是沈锐此时还不知道,也是回来后刘沛久提及,沈锐才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