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7章 内宅

    正事讲完,按中国人的习惯,喜事自然该庆祝一番,庆祝的具体方式自然是放放鞭炮,然后聚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实际上沈锐的确也做了这些安排,考虑到人数众多,小县城里酒楼档次有限,安排不下,反正凌风镖局内有食堂,买来酒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经济又实惠。

    大家都是粗人,这样喝酒吃肉反而痛快。

    不过这时时间尚早,还未到吃饭时间,为了联络私人感情,纪天成于是邀沈锐先进内宅休息片刻。

    所谓休息,自然是私下里交流一下,谈着心得,年轻人嘛,谈着谈着无形中就能增进不少距离。

    古代大户人家,住宅大都分为内外两部分,一般的客人,都在外面的会客厅接待,但若是亲戚或是亲密朋友上级之类的,出于尊重,也是会迎入内宅的。

    所谓礼教大防,并不是说内眷不能与其他任何男人见面,这种变态的要求在清朝才达到峰顶,明朝时还相对宽松一点。有些必要的外交,比如说朋友的妻子父母兄弟姐妹,在有人见证的情况下露个脸见一下面也无妨,这样的见面也就是蜻蜓点水,意思到了就行,尤其是女眷,肯定不会与男性客人长时间的攀谈。

    还有,进入内宅,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便参观,须有人陪同方可,否则便是失礼行为。若你拜访朋友,朋友出于尊重命人将你迎入内宅,但因有事没有及时前来招呼,一般客人只在会客厅与书房等候。

    纪天成此举,也是在告诉沈锐,既然你不拿我当外人,我也承你的情,以朋友和上司之礼接待。

    人家都如此坦诚了,沈锐焉有不去之理,再说又不是龙潭虎穴,怕什么。

    要进后院,三个跟班只能留在外面,虽然纪天成为了坦荡一点,邀请三位小哥一同前往,沈锐连忙拒绝了,开玩笑,本公子是那么怕死的人吗?

    实际上他十分怕死。

    再说也没人不怕死是不?

    由纪天成陪着进了纪家后院,第一个感觉便是冷冷清清。

    纪天成的家庭情况,沈锐这些天也做了详细的打听,说起来他也比较悲惨。

    纪天成的老子纪长庚娶有一妻一妾,不过这个妾实际上是正妻的贴身丫鬟,妻子怀孕后,便让纪长庚将贴身丫鬟也纳入房中,毕竟男人那点事大家都懂的,反正肥水不能流到外人田。

    到生产时,因为是双胞胎,过程有些困难,医学不发达也是没有办法,经过努力,俩孩子算是保住了,大人却熬过来。

    纪天成纪天韵一出生便没了娘,由姨娘看护,不过这时候姨娘也怀有身孕,不几个月小妹纪诗音出生,这姨娘一人带着三个孩子,虽然也请了奶妈佣人,但丫鬟生就劳累的命,什么事都想着亲力亲为,这一番下来,月子可能没坐好,落下了病根,此后也没再生育,磕磕绊绊过了十几年,终于在三年前追随自家小姐去了。

    目前这偌大的后宅,只生活着兄妹三人,据说以前也有丫鬟婆子什么的,可能后来纪长庚出事后都遣散了,要不当初在义庄,纪诗音也不可能孤零零一个人在灵堂守着。

    两人进了客厅分宾主坐定,一路走来没见有丫鬟下人什么的,看来纪家目前的日子的确窘迫。

    两人说了一会话,接着门口光线一暗,一人自外面进来,沈锐抬头一看,见正是那日在义庄见过的纪家小姐纪诗音。

    纪诗音如杨柳扶风,婷婷袅袅地自门口走进来,纤掌举着一个小巧的木质托盘,上面放着一壶茶与两个茶杯。

    这时节客人前来,不管渴与不渴,必须茶水伺候,此乃是一种礼节,若不奉茶,是一种极为失礼的行为。

    沈锐刚才还暗想怎么桌上没茶呢,依纪天成的教养,即便没有下人可使唤,但手底下镖师们的家眷,随便安排两个前来充充门面也是可以的。

    至于纪天成自己,老祖宗很早就留下箴言:君子远庖厨。当家男人怎能干些端茶递水的活呢!

    邀请沈锐前来内宅,并不是纪天成的临时决定,而是昨天便计划好了的。毕竟沈锐在父亲之事上帮助甚多,作为女儿,借着奉茶的机会顺便表示下感谢也是应该的。

    原本他考虑到小妹诗音先前已与沈锐见过面,可以不用出来相见,奈何大妹诗韵对镖局被卖一事耿耿于怀,说什么也不出来端茶递水,于是纪天成退而求其次,让小妹前来代替。

    小妹一向善解人意,十分爽快地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