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九章

    这位成安郡主也是有福气,嫁人之后五年生了三个儿子,夫妻恩爱,一家子也拿她当宝一样捧着供着,当时在京城也算得风云人物,人人称羡。

    只可惜盛极而衰,成安郡主生了三个儿子之后,过了三四年再次有孕,一家子都指望她能生个闺女,这生下来倒也真是,高兴了一两年,却慢慢的发现了不对劲,这一家子都盼着的掌上明珠,慢慢大起来才发现,她有点轻度的痴呆。

    到现在十几岁了,这位小名儿珍珠的掌上明珠,跟个七八岁的小姑娘似的不谙世事。

    这件事是成安郡主的心病,她也从来就以游历为名,把自己的女儿放在外头养着,并没有养在京城,这样一来,京城里知道这位李珍珠脑子不太对的人,其实并不多。

    而东安郡王妃就是其中一个,她在十年前就知道李珍珠有点儿毛病,她也暗中嘲笑过一两回,不过终究跟她没关系,她也就没放在心上。

    直到今年!

    直到她的夺嫡大计被唐宝云搅了个稀巴烂!

    眼见得唐明朗得势,唐明令沉戟,东安郡王之位就要落到唐明朗之手,今后她母子三人,就要在唐明朗和赵青容手里讨生活,吴王妃十分的不甘。

    非常的不甘,她只要一想到这件事,就仿佛有毒蛇在啃噬她的心似的痛苦,她甚至只要听到王爷两个字,都会联想到今后的悲惨生活,这叫她夜不能寐,辗转反侧。

    吴王妃不想放弃,不愿意放弃,也舍不得放弃,她是东安郡王的正妃,有两个嫡子,她有一争之力!

    吴王妃想了许久,又有娘家参详了许多次,她觉得,以前她是占优势的,唐明朗没有母亲扶持,只是占了一个长字,而唐明令同样也是嫡子,只比唐明朗小两岁而已,唐明令生母是如今的王妃,掌管王府,算起来,赢面其实比唐明朗大的。

    就是现在,虽然唐明令办错了一件事,叫东安郡王震怒,那也不过就是唐明朗赢了一局罢了,她觉得他们现在只能算是平手,五五局面,各有优势。

    所以不甘心的吴王妃就要想办法重新占据优势,给唐明令加重珐码,保持自己的优势。

    这一次,她想起了成安郡主的掌上明珠,她的二儿子唐明哲今年十七了,还没有成亲,若是自己愿意给唐明哲定下李珍珠,那显然分量是十足的。

    镇南王的外甥女儿,抚远大将军的亲女儿,除了她自己之外,其他一切都是好的。

    其实她自己这样也好,这个李珍珠是成安郡主和抚远大将军一家子的心病,自己愿意让嫡子娶她,诚意是十足的,这样一来,李家还不感激涕零吗?

    出钱出力那自然就是应该的了。

    吴王妃盘算的十分清楚明白,她觉得,为了哥哥的世子位,唐明哲牺牲一下也是应该的,而且他是男人,过个一两年,过了新婚期,纳几门美妾,谁又能说什么呢?

    今后他哥哥好了,他自然也是跟着沾光的。

    所以这会儿,唐明哲也不得不出席这一次宴会,且就是再不情愿,他也还是带着笑的。

    妈的,凭什么!

    二哥要夺世子位,那当然是好事,可凭什么为了他夺世子位,要我去娶个傻子?

    唐明哲看着李珍珠那张秀丽的脸上有点迟钝的神色,心里就说不出的烦闷起来。

    只是他与当年的唐宝云一样,不敢违拗自己强势的母亲,也幸好他是男人,不需要在这里坐太久,他只是出来敬了一杯酒,叫成安郡主看女婿似的满意的打量了一回,吴王妃就打发他出去了。

    一时宴罢,丫鬟奉了香茶来,吴王妃停了一停,便单请了成安郡主一个人,说是:“去看看外头我亲手栽的花儿如何?”

    成安郡主心领神会,叫人:“好生看着点儿大姑娘。”就与吴王妃一起走出去了。

    吴王妃与成安郡主一起走到了一丛花儿前,吴王妃笑道:“这养闺女,就跟着养花儿一样,花了多少精神才养的这样开出来,要不了多久,也就凋谢了。”

    “我从小儿就把珍珠当了掌上明珠也似。”成安郡主说,吴王妃托了人做中间人,有些话是要说清楚的,她当然心中是很明白的,不然也不会带着李珍珠应邀来赴宴,李珍珠虽说人比不得别的姑娘,但家世嫁妆比许多姑娘都强的。是以,成安郡主也要考虑周全,不是谁想要娶李珍珠就能娶的。

    成安郡主也担心自己的姑娘嫁到别人家被欺负,毕竟她不大懂得。

    吴王妃听成安郡主这样说,便笑道:“郡主且放心,我既为犬子求娶令爱,自然是想明白的,我会把她当自己的闺女一般疼爱的。”

    这话换成别的任何一个母亲说都使得,只偏吴王妃例外,叫唐宝云听到,只怕立刻毛骨悚然,要劝成安郡主别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