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六章

    众丫鬟都掩嘴笑。

    唐宝云一边笑,一边瞪她们一眼:“笑什么笑。”

    唐宝云如今的变化大多了,当然与以前的那一个不同,没有以前那一种贵女的架子,到底是文明社会出来的人,终究显得格外平易近人,她有这样的姿态,这些丫鬟自然不肯放过。

    且她们本来也是老太太跟前伺候的人,当然也比别的地方的丫鬟要有脸面些,是以面对随和的唐宝云就更大胆些笑道:“还是大奶奶有体面,那大奶奶听到一句半句的,可记得跟我们说一说呢,咱们听到的可都是说了的。”

    唐宝云嘿嘿一笑,果然就起身往里头去了。

    她在台阶上停了停,因丫鬟们都避嫌了,便自己掀了帘子走进去,一边笑道:“老太太这门口怎么连个打帘子的都没有呢?这起子懒贼,都往哪里钻沙去了?这等懒怠,只仗着老太太疼她们。”

    这话说完才看见周二夫人在那里站着,脸上掩饰不住的青灰色,郭太夫人倒跟往日里差不多的样子,见她这样说便笑道:“你怎么来了。”

    唐宝云当然只当自己不知道事情,笑道:“后日不是二婶娘家侄少爷的好日子么?我预备了东西,给老太太瞧瞧,有没有要增减的,妥当了明儿就打发人送去。”

    老太太就吩咐道:“你拿来我看看。”

    然后又吩咐周二夫人:“你先回去忙你的吧,若是不急,这就叫百灵来给你磕头,若是急了,等你忙完你娘家的事了,再叫她来磕头,你也把福建那边的事儿给她交代交代。”

    周二夫人咬着牙,神色变幻了好几下,终于说:“其实也不用另外打发人去,母亲要我在家里,那是应该的,不过福建那边儿,便是我出来这些日子,是暂吩咐月姨娘管着事情的,且管家和管事媳妇也是用着十几年的,一应规矩都是有例的,我回头写了信,再与他们说一说就是了。”

    听起来,这是想一人退一步的样子,周二夫人留在京城伺候婆母,不接受给周二老爷塞个姨娘的做法。

    唐宝云想,大概也就只有这种做法了。

    郭太夫人听了便道:“是么?那么一摊子事,不要紧么?”

    周二夫人见老太太口风松动,忙道:“月姨娘当年是我陪嫁丫鬟,这些年也是她帮着我管家的,一应都是清楚的,母亲只管放心。”

    郭太夫人这才道:“你那边的事,我是不大清楚的,若是你觉得那些人不用你回去能管的好,我也不替你操心了。”

    周二夫人连忙说:“是,自然是不需母亲操心的,咱们儿孙的事,怎么好劳动母亲。”

    郭太夫人依然淡淡的:“那就罢了。”

    周二夫人又奉了一回茶,见老太太没话吩咐了,这才走出去,唐宝云在一边看着,古人的孝道,还真是不一般呢。

    按理,周二夫人在外头当家做主这么些年,郭太夫人也没要过这个儿媳妇伺候,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周二老爷也不大理会这个家,周二夫人就更没有在这个家留下的理由。

    当然,她肯定也不想留。

    自己做主母,当然比在家里伺候老太太强十倍了。

    这一回,大约是这二房实在太不把一家子放在眼里了,很明显是郭太夫人敲打她了,可是不管她再多的理由,不管周二老爷有多替她撑腰,也不管她是多大的官太太,老太太要她伺候,她还真不能说一个不字来。

    唐宝云不由的对自己一开始就努力的笼络讨好老太太和长辈们的先见之明点了个赞。

    当然,她也不会对此说什么,只是见周二夫人出去了便笑道:“这个礼单子,老太太替我瞧瞧,行了明儿就赶着送去。”

    郭太夫人待唐宝云当然就不一样了,接过来笑道:“多点儿少点儿有什么相干呢,你就当件大事去办了。且我这么多年不管家里的事了,也忘了。”

    说是这样说,还是戴着眼镜看了一回:“差不离儿吧。”

    回头还又问唐宝云:“你兄弟的事儿也快了吧?”

    “还有一阵子呢。”唐宝云笑道:“婚期是订的腊月十二,听说是太后娘娘吩咐钦天监看的日子,这两年里头就那一日最好了。”

    “太后娘娘果真疼爱王四姑娘。”郭太夫人说:“你平日里也常打发人回娘家问问,有什么要帮忙的,到底是亲兄弟,别生分了才是。”

    唐宝云忙应是,知道这是郭太夫人一片好心,郭太夫人是个重情谊亲情的,看她对娘家做的事就知道,而这会儿,郭太夫人知道唐宝云与吴王妃的事,自然是担心她迁怒在同胞兄弟身上。

    唐宝云笑道:“不相干,他年纪还不大呢。”

    意思显然就是这事儿跟唐明哲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