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八章 这是要做大做强的节奏吗?

    “最近宣传山楂和柿子的功效,说可以降血压降血脂啥的,对哮喘慢支好,总之对人有好处。可能因为这个才涨价的。”鸿棉发在县里机关上班,对这比较了解一点。

    “我说今天鸿运咋说出那番话,是你跟她说的吧?”外公问女婿。

    “我跟他说啥了?”鸿棉发不解。

    “就是你刚才说的山楂和柿子的功效。”看女婿摇头,外公想想:“可能是听别人说的,小家伙记性可是不错的。今天就是因为她听别人说批发市场的事,我们才能买到这么便宜的东西。”

    “我看山楂条挺好卖的,味道也好,万一再涨价咋办?我们再买点吧。”李秀兰说到。空气霎时就静下来了。

    外公和鸿棉发都在思考可行性。

    “柿子和山楂已经都买了一百多斤了,短时间也用不完,院子就这么大,弄多了,也不好摆。柿子的味道还不知道过几天味道会不会变好,山楂等卖几次货看看再说吧。”外公说道,鸿棉发也赞同。

    “小丽也有点累了,明天秀兰跟我一起弄山楂,削柿子皮吧,这么小点,让她出去玩吧。”外公觉得自己太粗心没注意,这点劳动量对自己来说不算啥,对小孩子就太大了。

    “行。”李秀兰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外公就一个去还布了,鸿运起来时,外公已经回来了。得知自己不用干活了,也觉得自己好容易变小了,应该多玩玩,就兴奋的出去了。外公看鸿运兴奋的小模样,觉得以后应该让她出去,这几个月陪他这个老头子,太辛苦了。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鸿运哼着歌,好长时间没同小伙伴出来了,得带上自制的山楂条哄哄他们,正想回家拿,才想起来卖完了,不打没准备的仗,下次再去吧。

    去小河边看看,那里基本上承载着鸿运童年大部分的乐趣。

    芦苇已经发黄了,浩浩荡荡的苇花,轻柔又萧瑟,满是秋天的味道,小河的水位又降了,可以在芦苇从中找鸭蛋鸟蛋。

    鸿运顺着小河岸边巡逻着,年轻就是好,没后世手机的荼毒,眼睛杠杠的,差点就可以穿透水面。

    发现水里有可疑点,就慢慢靠近,果然是个鸭蛋,只不过不知多久的坏蛋。

    转了半天一无所获的鸿运觉得有点无聊了,回家看看母亲和外公做的怎么样了。

    结果看到妈妈李秀兰在那里纳鞋底,外公一个人在削柿子皮,柿子框边几个被削得奇形怪状的柿子。

    一问才知道,原来李秀兰削不了那么薄的皮。鸿运二话不说,拿起刀就削起柿子来,鸿运削的比外公的还快还好,原来就是拿手术刀的嘛,手比一般人要灵巧点。

    看削得多了,外公就让李秀兰拿过去摆上晒。一上午两个人就削了大半框,差不多四十斤的样子,到后面越削越顺手,越来越快,二天不到的时间柿子就全部削完了,满满一个院子,很有成就感。

    下面的时间就要做山楂条了,鸿运说可以做山楂糕,山楂卷,配合山楂条一起卖应该更好卖,做法差不多,就时间和水分的差别。

    鸿运在一边指导,李秀兰做,很快条糕卷各十五斤就全做完了。

    待二天后逢集就除了鸿棉发和鸿芳要上班上学,其它人全去了。快到中午就全卖完了,卖一块八一斤,山楂零售涨到三毛一斤了。

    一家人又去批发市场,这时山楂批发已经一毛钱一斤了,问山楂能储存多久?卖山楂的老板说会储存方法的话大约能储存五六个月,但一般情况下地窖两个月左右吧,他们也说不清,他们都是随买随卖,在手上过不了多久。

    考虑很久,外公拍板,买三百斤储存。又问柿子卖多少钱一斤,居然也涨价了,八分钱一斤。但车子已经满满的了,外公准备下个集再来买,无奈让李秀兰带着鸿宗超走回家。

    鸿宗超满是不愿意,最后许诺他可以回家多吃点柿饼和山楂糕,才不情愿答应。后来怎么哄都不愿意再跟出来卖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