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40章 141.盐铁专卖

    但是现在已经在辽阳行省建城,同时还要有这么多人口来养活,所以食盐一直很紧缺,如今马上就要告罄了,如果断盐了,那会造成恐慌和家园破败的,人们不得不离开太平城,去寻找新的落脚点,这是相当可怕的。

    现在既然炼铁的技术已经拥有了,那就去寻找制盐的方法吧。

    作为现代人的冷无霜还是多多少少的明白海水制盐的方法的,无论是网络上还是书籍上,都会多多少少的瞟见,海水晒盐、煮盐、过滤等一系列结晶成盐的方法。

    所以冷无霜自告奋勇的承担起了寻找制盐的方法,去给冷家军弄来上好的白色精盐,而不是粗糙的青盐。

    兵分两路,一路是冷彪总参谋长带领着军部财政部的李元青和王浩山等商队去南京万户府去贩卖铁制生活用品及种田农具等铁器。

    另一路就是冷无霜带领着游侠军曹华及他的一千士兵出了太平城,朝着东边的大海而去,此次他们的目的地就是永明城(别名海参崴),那里是不冻港,一年四季都可以晒盐、制盐。

    同时冷无霜还有着在永明城建立水师,就是建国后海军的想法,曹华千夫长以前就是搞船运的,水上经验丰富,同时船运船帮这方面的人脉关系深厚,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招募造船工匠和水手船员等。

    再有他本身一千士兵当中就有好几百人是他的手下,也是经营这方面的,这下基本的海军构建框架就能搭起来了,以后再招募一些水手士兵,那海军就可以建立起来,再把战舰大船造出来,那海军才能真正的强大起来,成为冷家军的一把利剑。

    话说冷无霜等人一路疾驰来到了永明城,看到的是破败的小土城,城中只有几十户人家,还是城外一个小港口的渔民,他们白天出去捕鱼,晚上就回城中休息。

    冷无霜等人找到一户人家打听到了一些情况才得知:原来元廷在永明城设立了城防官,并且还有税务官收税,可是十几年下来,入不敷出,元廷又没有人监管。

    城防官和税务官一气之下带领着他们的家丁甩手走了,在回到他们的领地之前又把永明城搜刮了一遍,又过了十几年,永明城原来的住户,死的死,走的走,现在就剩下这几十户人家了。

    而且这几十户人家都是港口打鱼的渔民,他们见到永明城空空如也,房子空的也没有人住,索性他们就住进来了。

    冷无霜得知了这一切后,开怀的大笑道:“真是天助我也!元廷空守着一座宝地却不知道怎么开,难怪要这么快的灭亡。”

    冷无霜唏嘘不已后,就开始谋划永明城晒盐、制盐的计划了,同时心中还盘算着,等海水晒盐制盐的事情步入正轨后,他就要在永明城建立一个海军军事基地海港和一个商业船舶停靠货物集散地大型港口。

    还要把永明城建设成一个堡垒式的城池,雄踞在这个不冻港的港湾之上,路上可抵御6军的突袭,海上可抵御战舰的炮火打击,这才是冷无霜心目中真正的不冻港永明城。

    来到永明城的第二天,冷无霜就让曹华把港湾港口旁的一块空地给围了起来,还命令士兵们隔断成一块块盐池,每个池子深宽高各一米,用光滑的石板铺砌好,不能漏水。

    然后将海水引入池子里,引入的时候用棉布过滤一下,将池子里的海水在太阳底下暴晒,等海水蒸后结晶了,就是大概的粗盐,其中含有大量的泥沙和不能溶解的杂质。

    这个时候就要把粗盐提纯,用铁锅将粗盐加水煮沸,然后不断的搅拌,蒸水分,反复几次,不能溶解的杂质就会挥掉,等结晶后,白白的盐会和少量的泥沙泾渭分明的。

    这个时候挑拣出来结晶的食盐就可以直接用了,一千人不到十天的时间,就制作出来精盐六百多斤,这下子可算是解决掉了冷家军的一大难题。

    当冷无霜带着六百斤白花花的精盐回来时,冷家军上下都欢腾不已了,老泪纵横,惊为天人,终于可以吃上堪比白雪的精盐了,冷大将军不愧是文曲星下凡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制作,真是奇思妙想,巧夺天工,救万民于水火,挽大厦之倾的神人也……

    冷无霜被夸赞的、被吹捧的神乎其神,一时风头无量,成为焦点中的焦点,不仅仅是冷家军和汉人百姓们崇拜和爱戴,就连那些异族人俘虏都大礼参拜,当活神仙般的供奉起来。

    再加上冷无霜本来就是冷家军军政体系中的核心重要人物,还有冷无霜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盛世太平、天下大同”的理论者和先驱实践者,并且指导着冷家军不断前行的领导者之一等诸多头衔和英勇的事迹都被一一列举出来后传播到这些异族人俘虏中。

    他们就更加的把冷无霜当神灵敬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