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九章

    “何总你的企业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生产经验,无论是技术还是其他方便,都可以在同行业领先,你知道深圳现在有很多外企和中国沿海城市的工厂合作,他们都是委托对方加工,提供机器、技术和布料,然后把对方生产的衣服拿出来,再贴牌销售,我们也可以这样。”

    “我可自己提供自己的技术、配方、然后管理经验,再然后委托不错的乳企生产,来让别人帮帮我们加工生产,只要产品合格就可以贴上我们自己的商标,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同时广告播出去,品牌度上来了,市场自然也会扩大。”

    何忠祥怔了下,这一行他比陆静然还了解,的确有很多乳企的利润微薄,在破产的边缘挣扎,承包的价钱不会太高。

    这样一来每个问题都能解决,如果发展的顺利。

    那些经济效益差的工厂,他们完全可以派技术员过去,然后帮助对方更新设备。

    和这些现有的经营不善的企业合作,比自己建设生产系的钱比起来,是要节省很多。

    而且效率要高很多。

    “我觉得可行!真的!这个办法太好了!我怎么就想不到!”

    被人这么一点拨,何忠祥就从固有的思路跳了出来。

    陆静然越说下去,何忠祥越东西,有些懊恼自己从前就怎么没有想到。

    现在果然是年轻人的天下了啊。

    两边就这个问题谈妥,陆静然伸出手:“我只是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企业能有何总这样的领导人,自然会越来越好的,希望我们共同进步。”

    何忠祥伸出手,握住了对方得手:“借陆总吉言了,希望不让你失望。”

    谢生舟就在旁边看着。

    何忠祥本质上是守旧的人,公司前面几波认人和对方谈过,只是效果都不怎么理想.

    果然还是陆静然有办法啊。

    这家伙哪里又这么多逆向思维和点子,而且听着大胆,但是都有据可依不是随便想出来的。

    这必须得社会经验丰富,只是一个二十岁的姑娘,哪里学来的?

    果然是学法律的,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各种钻空子。

    何忠祥又和对方深入聊了两个小时。

    他决定下周开始,他就亲自带人去全国各地找那些可以合作的工厂。

    等着开春品牌开始投入广告,刚好能赶上这一波。

    他都已经四十五岁了,按理说早就过了拼搏的黄金年龄,现在却全身都是干劲。

    如今国内根本没有一家独大的工厂,他们只是在本地有名气,但是不出三年的时间,他们的产品一定会畅销国内每一个省份。

    这都是可以去期待的。

    何忠祥留了陆静然吃午饭,然后吃完饭吃,又带对方去参观了工厂。

    陆静然跟人边走边聊,这家企业是对方的骄傲,邀请她同行,自然不能退却,这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何况对方是长辈,和对方聊天也能吸收一点东西。

    陆静然还在工人盛情的邀请信,体验了一把挤奶。

    谢生舟有洁癖,远远的站在旁边看着。

    怎么说呢,自己这个老板的爱好还真是非常的广泛啊。

    回城的路上,谢生舟负责开车,陆静然坐在副驾驶休息。

    车里的空间有限,谢生舟就觉得对方身上惯有的洗发水香味,掺了点奶香。

    两个人单身男女,每天工作都在一起,难免会有什么想法。

    每个月总有荷尔蒙开始作祟的几天。

    谢生舟一直以来都不缺示好的异性,他曾经也想过,老板会不会对自己有什么想法?

    他觉得自己挺有魅力的。

    现实教做人,这位年轻的过头的老板,显然只是喜欢不会疲倦永远跟着她加班的下属。

    至于其他的,那都是白想。

    周石曾经开玩笑的说过,如果你想要这个人能对你刮不相看,那你得比她加班工作还厉害。

    ___

    陆静然每周会给自己放一天。

    她还是在学习美术,偶尔下午会喝个咖啡看看书。

    陈忆琳打电话过来的时候,陆静然正准备睡个午觉。

    陈忆琳很生气,她是个abc,如果一着急起来,就会用英语,毕竟从小的语言环境,英语用的更加多。

    陆静然安抚人:“好了,你别着急,先来喝口水,然后慢慢说。”

    陈忆琳听了对方的建议,去喝了水和深呼吸了几次,这才情绪稳定稳定下来。

    陈玉忆琳这才用比较平静的语气,把事情说了出来。

    这个年代出口动物是合法的,只要相关手续都办理完成,国家也是批准的。

    陈忆琳在国外的一家研究所的朋友,和中国进口了50只猕猴来研究。

    早在几十年前,猕猴就作为国内长期固定出口的一种货物,欧美很多国家进口猕猴用于药物试验。

    一只猕猴约能换回外汇超过1000美元,利润非常可观。

    不过大量的出口导致其数量骤减,所以在最近几年,开始有政策严禁出口,但是人工繁殖可以,不受到限制。

    这里面的利润巨大,野生捕获自然比人工养殖方便,很多单位为了出口,就捏造养殖场的猕猴数目。

    数量供应太大,让输入国的单位,都开始怀疑对方出口的否是野生捕捉,而并非合同上的人工养殖。

    所以反复来函要求查证核实。

    九十年代,欧洲已经兴起了大大小小的动物保持组织,有温和派也有激进派,经常会搞活动□□。

    所以国外研究公司比较看重这方面的声誉,以避免惹上什么不应该的麻烦。

    那边出口方给不出具体的证据,所以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才和在国内的陈忆琳求助。

    毕竟对方是美籍华人,可能知道的多一点。

    陈忆琳去调差,发现那边人工养殖场是个幌子,里面根本没有几只人工养殖的,也就是说全部是野生动物。

    她大学就参加了动物保护协会,自然是非常生气。

    如今这类贸易活动,因为利润巨大,参加经营的很多都是社会名望很高的人或者是企业和机构。

    陈忆琳开始是求助自己的兄长。

    不过他兄长不想得罪这些人,所以让对方不要管,毕竟国内和国外的大环境不同。

    国内出口动物换区外汇这个情况一直都有,相关部门曾经大量的出口蛇类换区外汇,导致物资源骤减,一直到这些毒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限制进出口,情况这才好转。

    而且这是官方鼓励的,和犯法不沾边,所以比较难办。

    如今社会资源有限,很多人挣扎在温饱线,大家对保护动物也比较淡薄。

    很多珍稀动物,都是办完手续都可以合法狩猎,只要交纳管理费获得批准。

    所有的动物都明码标价。

    不过陈忆琳说得猕猴出口,显然是不合乎规定的,对方用野生模糊了人工养殖。

    陆静然说:“你先不要冲动,掌握证据报警,不要把自己陷进去。”

    虽然她也不知道,报警有没有用。

    毕竟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别人哪里会善罢甘休。

    这和有没有社会名望没关系,他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把这些情况曝光给有关部门。

    陆静然说:“而根据现在的法律,如果被披露出来,是不用判刑坐牢的,只会罚款非法所得的三倍价钱,这他妈的操蛋的法律。”

    她虽然是个律师,大多时候依仗法律,但也会有觉得难以言喻的时候,比如说现在。

    陈忆琳愣了很久,才说:“陆静然你……居然爆了粗口。”

    天啦,在她的印象里,陆静然一直是很斯文礼貌,就是那个范儿。

    不过感觉现在特别帅就是。

    她就知道到对人了,对方不会劝说她别管。

    陆静然反应过来:“你听错了,好了告诉我你在哪里,我马上启程来找你。”

    小姑娘还是太冲动了,她把对方处理不好。

    撇开其他不说,她也见不得这些肮脏的事,平时可以装作不知道,但是撞上来了就做不到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