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一章 寻求真相

长孙晟想让她见识一下,练武的辛苦。

就同意她一起到花园。

观音婢拉着长孙晟的手,边走边说笑着,来到花园。

到了霹雳堂前,长孙晟在几案前坐下。

李世民等人,施完礼后,面朝长孙晟叉手站立。

观音婢则挨着长孙晟,坐在他旁边。

------

看了一眼肃容站立的五人,长孙晟说道:

“从今天开始,我教你们练习箭术。”

“你们以前,或多或少都学过射箭。我先不说具体怎么练,待我射上几箭后,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们。”

说完,长孙晟佩上箭壶,从案上拿起一张三石弓,起身走到小广场东端。

一转身,一支箭便“嗖”地一声,从广场西端的箭靶中心穿过。

长孙晟动作太快。

李世民等人,根本没看清长孙晟如何取箭、拉弓、射箭。

几个人不由愣在当场。

长孙晟号称天下第一神射手,能够一箭双雕。

三石硬弓力量强大。

战场上,三百步之外,可射杀敌酋。

这广场只有十丈见方,那箭一经离弦,便穿靶而过。

------

见几人错愕,长孙晟笑道:

“你们几个,不要傻站着,去把我刚才射出的箭找回来。”

听长孙晟吩咐,几个人才回过神来。

他们跑到箭靶跟前,然后沿着箭飞行的方向,向西寻找。

五个人排成一排,在花树丛中,一点一点地向前找。

眼看就要到了花园的西墙,也没有发现箭支的踪迹。

几人不免奇怪,明明那支箭,朝这个方向飞过来,怎么找不到呢?

长孙湛道:“是否我们找得不仔细,漏了过去?”

这时,听李世民喊道:“找到了,在西边围墙之上。”

长孙无忌等人,顺着李世民手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那支箭,深深钉在前面的夯土墙上。

长孙湛跑过去,双手拉住箭杆,使劲往外拨。

但是没有拨出来。

李世民道:“让我来。”

长孙湛退到一边。

李世民上前,双手抓住箭杆,右脚蹬住土墙,用力一使劲,那支箭应声而出,并且带下一块夯土。

仔细再看,那箭尖没入墙中,足有五寸多深。

见此情景,几个人不禁暗暗佩服长孙晟箭术精湛。

------

李世民拿着箭,和长孙无忌等人一起回到小广场。

见到长孙晟,李世民恭恭敬敬,用双手将箭奉与长孙晟。

说道:“听父亲大人说,伯父箭术天下无双,今天终于亲眼目睹,当真是绝世神技。”

“伯父出箭这么快,不知用的是什么手法?”

长孙晟笑着从李世民手中,接过羽箭,说道: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手法,熟能生巧而已,全靠勤学苦练。”

“接下来,我再射一支,让你们看看。”

------

他让家仆拿来一条布巾。

然后,再次走到广场东端,双脚开立站好,向箭靶看了一眼。

再将布巾取出,蒙上双眼。

左手持弓,探右手,从箭壶中取出一支羽箭,搭上弓弦。

右手三指扣弦,双臂用力将弓拉满,最后松开手指。

羽箭飞射而出,竟然和第一支箭,从同一个地方穿过。

李世民等人见如此神奇,不禁齐声叫好。

------

长孙晟解下布巾,将弓交与仆从,走到几案前坐下。

对李世民等人道:“你们几个都坐下吧。”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人,走到几案跟前,面朝长孙晟席地而坐。

李世民首先问道:“伯父,你蒙着眼睛,怎么还能够射中靶心?是怎么瞄准的?”

长孙晟道:“这叫心中有箭。”

“战场之上,生死在一瞬之间。每支箭都要随心而发,且要箭箭中的。”

“哪有时间,让你站好姿势,再去瞄准?这些你们认为的神技,都是靠平时的刻苦练习。”

李世民迫不及待地道:“伯父,我们需要多久,才能练成你这样的神技?”

长孙晟道:“练习箭术,一要苦练,二要看体质、禀赋。”

“体质、禀赋好者,也需数年。非数日之功能够练成。”

------

长孙晟缓了缓道:“乱军之中,可能是我骑快马,敌也骑快马,敌动我也动。”

“要在此时,将对方射落马下,并非易事。但只有动中将敌人射杀,方可达到骑射之功。”

“练箭之道,在于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首先,练站立射静靶。”

“其次,练站立射动靶,”

“再练,骑马飞驰中,射静靶,”

“最后,练骑马飞驰中,射动靶。”

“这样长年累月,不停练下来,方可凑功。你们可愿坚持?”

李世民等人,皆被长孙晟的神技所吸引,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齐声应道:“我等愿意坚持苦练。”

-------

长孙晟见几人满怀激情,笑着提了一个问题:

“你们说,射箭最重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