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一章 箭术渐精

    夏天过去,又是秋来。

进入九月,就是深秋。

早晚的天气已有几分寒意。

豆、谷皆已收割,但还没有来得及全部脱粒。

一垛垛整齐堆放在打谷场上。

佃户们要做到将粮食颗粒归仓,还有一段时间要忙。

------

霜降将近,城南庄园道路两边的豆槐,叶子落了大半。

余下的那些,也好像弱不禁风的样子,在冷风中颤抖着。

它们使尽最大的力气,攀附着叶茎。

即使这样,也随时有可能被卷下枝头。

看着这些黄叶的无助,不禁令人感叹生命的无常。

曾经多么鲜活的生命,最后终归免不了,随风飘散的命运。

------

有人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为来年的葱茏留下希望的种子。

有人说秋天是萧杀的季节,它让生机盎然的色彩变得衰败凋零。

草木荣枯,本身就是生命新陈代谢的循环,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乐章。

却被文人墨客们,赋于太多的情感在里面。

------

对于八岁的观音婢来说,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年纪。

她认为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好。

有父母的呵护,兄长的关爱,奴婢的照顾,观音婢每日都沉浸在快乐中。

长孙晟离家已四月有余,好长时间不见,观音婢还真是十分想念自己的父亲。

------

这一日,高秋娘正在内院前厅,陪观音婢、迦罗和馨儿读书。

采薇来报,长孙将军府总管肖长喜,从京城赶来有要事求见。

高秋娘让观音婢等人,先回内院上房。

她和丁娘子让肖长喜到前厅回话。

肖长喜走后,高秋娘就让采薇,到外院请来高俭和丁占魁。

也不知何事,几人商量了将近一个时辰。

------

商议过后,高秋娘吩咐采薇,去喊长孙无忌、李世民等人。

让玉菡喊来观音婢、迦罗和馨儿。

长孙无忌、李世民和观音婢等人到前厅,由于高俭、丁占魁和丁娘子三人在座,高秋娘就没让他们坐下。

高秋娘脸色有点凝重,也不见了平时经常挂在脸上的笑容。

------

长孙无忌见母亲神色异于往日,便关切地问,

“阿娘,唤孩儿们过来,可有要事吩咐?”

高秋娘发觉自己有点失态,忙整了整面容,缓声说道,

“你阿爷让人送回书信,皇帝车驾将于近日返京,你阿爷将随驾返回。”

“我今日离开庄园,先行回府,有些事要提前安置一下,然后于府中迎候于他。”

孩子们一个个叉手站立。

他们心中都不免疑惑,长孙晟久别回京,对于全家来说,应该是高兴的事情。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高秋娘却并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

------

高秋娘的目光,从每一个孩子的脸上扫过。

她没有做太多的解释,接着进行交代,

“我回府之后,你们几个留在庄园,一定要听舅父、舅公和丁将军、丁娘子的话,好好练武、读书。”

孩子们被贸然喊过来,前厅里的气氛又这么凝重。

十个孩子肃然站立,听高秋娘说话。

前厅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压抑的感觉。

长孙无忌等人,心中有点惴惴不安起来。

他们猜测,着家中是否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故。

------

高秋娘似乎意识到,自己做得有些不妥。

如果自己这个样子离开城南庄园,留孩子们在这里读书、习武,他们定会满腹疑惑,怎么也不会心安。

她放松了一下心情,重新把微笑挂到脸上。装作自责道,

“哎,我是不是糊涂了?只顾忙着说事,竟忘了让你们坐下。”

“快都坐下,好好给我说一下,你们这段时间,武艺练得怎样?。”

长孙无忌、李世民和观音婢等人,听高秋娘吩咐,都依言在两边矮榻上坐下。

高秋娘吩咐玉菡,

“你去厨房交代,今天中午都在前厅用膳。”

------

为了把气氛调节得融洽一些,高秋娘对性格最活泼的长孙湛说,

“阿湛,你先说,这段时间武艺练得如何?然后你们几个也都说一说。”

长孙湛如实讲了自己练习石锁功和骑射的情况。

丁占魁根据他的情况做了点评。

接着其他几个孩子,也逐一将自己的情况做了介绍。

丁占魁极力配合着高秋娘。

他肯定了每个人的成绩,指出了不足和下一步需要努力的地方。

------

孩子们介绍完各自的武功练习情况,也到了用午膳的时间。

众人用过午膳,各自回到住处。

这时玉菡、书香等人,已将行囊收拾好。

刘长庆也已套好犊车。

二十名护卫候在车旁,整装待发。

高秋娘决定早点起程,以便能够在夜禁之前赶回府中。

------

高秋娘走后,观音婢的心有些沉重。

她能感觉到,家里可能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情。

以前父亲回京,总是直接来到城南庄园。

这次却破例让母亲回府去接,这其中肯定有原因。

她怀着满腹心事,去找丁娘子,想问个明白。

丁娘子推说她也不清楚,只是劝她要好好读书。

她安慰观音婢,过不了几天,父亲、母亲就会一起来城南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