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十章 狙击手

    接下来几天,伍子和老吴频繁出入在洛阳的古玩市场,他们都是专业搞古玩的,去古玩市场淘货就跟医生天天去医院、老师天天去学校一样平常。当然他们不会忘记把马尾辫也带上,于是在熙熙攘攘的古玩市场出现了两男一女三个身影,女的青春靓丽梳着一个很迷人的马尾辫,旁边两个男的不咋地,一个脸色煞白满脸奸相,一个相貌普通土里土气。这三个人走在一起显得那么不伦不类,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个男的要对一女孩图谋不轨,市场里不少人或明或暗把目光投过去。

    伍子深切感受到了周围目光的扎眼,不自觉把距离和马尾辫拉开一些。老吴则若无其事,与马尾辫并肩而行,手里不停地比比划划,似乎在介绍一些古董的优劣。马尾辫则不住的点头,时不时用一双明眸打量老吴几眼,一副崇拜的表情。伍子恨不能一脚把老吴踢出去,看他那眉飞色舞的样子,肯定对马尾辫没安好心。谁让自己心虚呢,给了老吴这么好的表现机会。人那,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伍子暗暗感叹。

    洛阳因地处洛水之北而得名,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文化底蕴深厚。与洛阳厚重的历史相适应,洛阳的古玩市场也非常兴旺繁荣。豫深文博城古玩城是豫西地区最大的古玩字画集散地。一楼和地下一层以瓷器、玉器、老书刊和字画居多,二楼、三楼以陶器、青铜器和古钱币居多。每到星期六、星期天,天刚蒙蒙亮,“跑地皮”的商贩便揹包携箱,云集在这里开始摆摊。早上七点钟左右,一楼大厅内、走廊里就全摆满了地摊,前来淘宝的藏友摩肩接踵,好不热闹。这里也是外地藏友到洛阳淘宝的必到之处。

    伍子三个人今天来得很早,七点钟便赶到市场最繁华的地方。老吴照旧把全部心思用在马尾辫身上,手舞足蹈讲解着一些古董鉴别和作假的常识,对地摊上可能出现的大漏视而不见。伍子暗暗骂老吴不是玩意儿,为了讨好女人连正经事都不做了。他跟在老吴后面无聊透顶,干脆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两边地摊上。

    伍子是被地摊上一个小瓶子吸引住的,这小瓶子有点像观音菩萨手里拿的玉净瓶,不过这个比玉净瓶要肚大,又有点像喝酒用的小酒壶,不过个头比酒壶稍微大一些。伍子一眼就看出来这瓶子的学名叫玉壶春瓶,有人说这瓶子是从实用酒器演变成陈设瓷器的,也有人说是由寺庙里的玉净瓶演变而来。不管怎么说这东西看上去线条流畅、温文尔雅,无论是做摆设还是做酒器都十分般配。

    吸引伍子注意力的不是瓶子的外表,而是瓶子上面的纹饰。说实在的,玉壶春瓶由于小巧玲珑、器型优美,深受人们喜爱,也因为此市场上的仿品、次品比比皆是,看着挺好看、挺漂亮,花几千、几万块钱买了,其实也就值几十。伍子看到的这个瓶子画的是青花“刀马人”也就是画面上有人物、有战马、有兵器,描写的是战争场面。看这瓶子上的图案,古拙典雅、栩栩如生,那是时代打上去的印记,现代人是模仿不来的。“刀马人”图案元明清都很流行,当然伍子没指望这是一件元青花,最起码也应该是一件清早期的东西。

    伍子拿起瓶子仔细端详,底款刻的是“大清康熙年制”再看看胎体,质地坚硬细密、胎土淘练的极其纯正细腻,细白如糯米。伍子心里一翻个,热血开始在心里奔腾翻滚,想不到这么容易就遇到了康熙年的青花珍品。

    “老吴,你过来!”伍子冲着前面的老吴喊道。这么一会儿工夫,老吴陪着马尾辫已走出老远,险些淹没在人流之中。

    老吴听见伍子喊他,很不情愿的走回来,“什么事叫我……”

    伍子把那件玉壶春瓶子递给老吴,他一见这瓶子,硬生生把后面的话给咽回去。老吴只扫了那么几眼,已有九成把握这是一件康熙官窑的珍品。他不动声色的冲伍子挤挤眼,意思是说这东西很开门,不管用什么办法都得收下来。

    “这瓶子多少钱?”老吴重新把瓶子放下,不动声色地问道。

    “这玉壶春瓶可是康熙官窑的精品,少了这个数免谈。”摊主伸出一个手势,用一口流利的豫西话回答。

    见对方知道这瓶子的背景和大概价值,伍子和老吴同时心里一紧,脸色有些难看,这种情况下捡漏已经不可能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压价,力争用最低的价钱把这瓶子收下来。对方出价二十万,根据经验,最起码有五万元的压价空间。

    “我说老乡,我们是外地来洛阳旅游的,在这里闲逛。是真心喜欢你这个瓶子,你看这个数怎么样?”老吴向摊主摆出一个十万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