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章 穿越(修)

    时玉也只能学着古装剧里的那些情节,跪拜道:“义父在上,受女儿一拜。”

    这人连连点头,将她扶起,还俯身为她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义父,这城南处还有几个孩子尚且无有归处,若是父亲能为他们几个找个好人家,我也方可安心。”

    听后,这人的笑容更甚,眼中流露出几分欣赏之色。他回头,叫来身后几个属下前去安顿城中孤儿。周围百姓也对他赞叹不绝,称“诸葛大人果然心善”。

    她顿时心思重重,跟着人回了府邸。

    一进太守府,她心中已有计较。

    此处既是豫章,这人又姓诸葛,想必就是那豫章太守“诸葛玄”了。

    既是诸葛亮的叔父,那

    时玉不由得胡思乱想。

    府内装缮甚为朴素,并无豪华富丽的物件,但清新素雅,颇有一番风味。这也还是时玉自穿越以来第一次见到厢房内部。

    诸葛玄叫来侍女带她下去洗漱一番。时玉终于将破烂的衣服换下,穿上了整洁干净又颇为华美的汉服,心中不免喜爱。打结凌乱的发丝也清洗了好几遍,有几簇直接叫人剪掉,再经过侍女的巧手盘了个简单的发髻。从铜镜里一看,倒是真像个贵族小姐一般了。

    就连诸葛玄见到打扮一番后的时玉,也满意地连连点头。

    他唤时玉过来,要带她熟悉一下府内。时玉跟在他身后,一边认真听,一边细致地观察府内设计,心里想着若是那学建筑学的闺蜜能亲眼看到就更好了,毕设也不用愁了。

    “这儿是个小学堂,你几位堂哥便在这里读书学亮儿?”诸葛玄的步子忽然停下,“你怎地站在门外?”

    时玉听到这个名字,瞬间抬起头,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人。

    望过去,那门口确实站着一个小少年,看上去大约十来岁的样子。清秀模样,好看的很,尤其是一双眼睛明亮有神,此刻却不知在想些什么。见到来人,不急不慢地拱手施礼。

    “叔父,我二哥又被先生罚了。”

    这时,一个更小的少年笑着出现:“他上课时和先生争论,可那先生又说不过二哥,便气急败坏地叫他出去思过。”

    时玉听后偷笑了一声,原来丞相从小就开始为“舌战群儒”打基础了吗?

    这声笑引得两个少年都往她这边来看,尤其是诸葛亮,刚才还魂不守舍的样子。见到时玉,便回了神,眼神中露出几分笑意,上前一步行礼。

    另一旁的诸葛均本想开口问这人是谁,就被诸葛亮打断:

    “拜见叔父,”他又对着时玉唤道,“这位一定是四妹了。”

    “哦?”诸葛玄来了兴致,“你是如何知道这是四妹的?”

    他了然地笑了,曰:

    “前几日清虚道长说我诸葛氏阳气太盛,恐大事难成。城南有一贵人可破,身约三尺,面色发黑。想必就是这位妹妹了。”说罢,他便拱手俯身,“妹妹愿救我诸葛氏一族,亮不胜感激。”

    时玉听他这一句一句的,人都傻了。她岂敢当诸葛家的贵人啊,若是能救得丞相,就算是当一个炮灰,她也心甘情愿啊。

    这老道长定在胡言乱语,诸葛丞相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怎么能说难成大事呢?

    不过话说回来,她想,怪不得诸葛玄一个太守没事去城南晃悠,又没事认个乞丐当闺女,原来是听信一个道人之言。

    那道人莫非有通天的本领,能将她从未来唤过来吗?

    “二哥过言了,”时玉也给他行礼,“我不过一孤儿,平日里食不果腹,幸得义父愿意收留,诸葛氏是琅琊大族,岂敢高攀。”她又补充道:“我姓时名玉,时辰的时,白玉的玉。若是能为诸葛家效力,就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这模仿古人说话真是难,时玉出了一身的汗,什么称呼什么语法她也不太能弄清楚,典故成语她叠加上去,也不知此朝此代是否已经出现。

    早知如此当初便该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非要去学什么英语。以后只能“俺也一样”一句走天下了。

    “在下诸葛亮。”

    诸葛均在一旁想开口,又被诸葛亮打断,“这位是我三弟诸葛均。我们还有一位大哥,名唤诸葛瑾。”

    诸葛均几次话没说出口,憋得难受,又想开口闲聊几句。

    这时诸葛玄开口道:

    “好了,今日时玉刚回来,便让她先下去歇息一番吧,明日你们兄妹再相会。”

    三人只好就此告别。

    待时玉走后,诸葛均上前问诸葛亮,道:

    “二哥可真信那清虚道长之言?”

    诸葛亮双手置于背后,总觉手里缺少点什么,他轻轻摇头道:“不知,但今日观此女,确实奇怪。听下人言,她是北边来的难民,又是孤儿,听闻叔父要收养她,反应也并不似穷苦人家那般欣喜。”

    他转过身去,接着说道:“刚才听她说话,不像是没读过书的人,礼节上也做得周全,不卑不亢,实属难得,哪里像个五岁孩童。”

    听罢,诸葛均也点点头。

    “莫非,真的是天命助我诸葛家吗?”

    细细想来,诸葛亮又不太相信,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