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5章 凤凰

    瞧她紧张的模样,姜维忽然发现,这个小姑娘身上恐怕还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草船借箭?

    说起来,他上辈子也不过是听说过此事。

    “此计甚妙,不过”他话锋一转,“诸葛先生如此神机妙算,又如何会想不到此计呢?”

    见他又想拿起书卷,时玉这次抢先伸手,一把就将竹简按在手下。

    她当然心知诸葛亮自己也能应付,可她这不是想让姜伯约去刷个好感吗?

    这人可真是个榆木脑袋。

    “哎呀伯约,这这万一我兄长这几天熬夜脑袋供血不足,没想到呢?”她抬首去瞧姜维的表情,却什么也没看出来,只好直接上手去拉他的胳膊,近乎恳求的语气,“去看看罢,就看一眼,喝喝茶也行呀”

    姜维原来不知这小姑娘的缠人本领也那么强,只好半推半就着被人拉走了。

    ==

    江边,就见一个蓝衣飘飘的小公子,和一位朱红衣裳的小姑娘并肩走在一起。

    大风吹起衣摆,小姑娘的碎发跟着飘,她连忙抬起一只衣袖去挡风。那小公子看了,不经意地就绕到了风来的那边,却被大风将头顶絮巾吹到自己脸上,引得小姑娘一阵咯咯发笑。

    这画面着实好看,除了那小姑娘手中还抓住一只

    ——“时姑娘,你你一定要抓着这只鸭子吗?”姜维不好意思地开口,心中直道荒唐。

    时玉一边笑着,一边不断点头。

    从她抓了一只鸭子来的时候,姜维的眼光就不对了,一直嫌弃的离她远远的。

    她不愉地蹙眉想道,自己还不是为了他吗?

    “这去拜见我兄长,怎能不带礼呢?”她提起鸭子,和它对视,“是不是啊小鸭子?”这鸭子也微闭着眼,不愿与她对视,颇有一副视死如归的神情。

    姜维皱眉,试探地问道:“莫非,莫非是诸葛丞先生喜欢吃鸭子?”他怎么不知道?丞相也未曾和他提过。

    “怎么可能?”时玉继续去逗鸭子,用手去拨弄它的眼皮,想让它睁睁眼。但这鸭子还挺有骨气,就是不给她这个面子。

    她只好长叹一声,转而解释道:“我哥最讨厌吃鸭、鹅一类的东西了,”想了下,又歪头说,“其实我也不太爱吃。”

    “那你为何要”姜维话没说完,就瞧见远处船中走出一人,然后时玉就提着鸭子跑了上去。

    ——“二哥!”

    时玉碎步跑上去,停到诸葛亮面前。而诸葛亮一看是她来了,心情也颇好,笑着问道:“阿玉怎么来此了?”又垂首看到了她手中的鸭子,“这是?”

    饶是诸葛亮,有时也无法时玉一些奇怪的脑回路。

    “给你的礼物。”时玉伸手递过去。

    诸葛亮失笑,无奈地摇摇头,再一看小妹期待的目光,便伸出一只手要去接那鸭子。谁知,原本神情恹恹的鸭子,此时却睁大了眼睛,突然一个挣扎,翅膀一展,便从两人手中飞了出去。

    那鸭子一下就飞到江中,颇有闲情地将脑袋伸进水中,又伸出来甩了甩水,挑衅般地叫了两声。

    时玉似乎心中想起什么,突然笑了出来:

    “兄长别担心,这放跑一只鸭子,说不定就会得到一只凤凰呢!”

    诸葛亮正想与她调笑,就瞧她身后不远处缓缓走来一个少年,顿时敛去了几分笑容:

    “看来,阿玉今日过来是别有所图啊。”

    时玉连忙把慢慢悠悠的姜维拉到身前,歪头笑道:

    “你看,凤凰这不就来了吗?”

    姜维恭敬地行了个礼,感觉气氛有些许尴尬。

    诸葛亮冷笑一声:“我只听说过有人称士元为凤雏的,倒没听说过有自称‘凤凰’的。”他瞥了一眼这小公子,后者只是规规矩矩地半低着头,面色平静。

    他甩了下衣袖,转身言道:“二位进来吧。”

    时玉赶紧推着姜维走入船中。

    进去后,姜维颇有自知之明地挑了个离诸葛亮最远的位置,结果时玉一进来,就直接坐到姜维身边,也规规矩矩地和他一样把手放好,和对面的诸葛亮面面相觑。

    诸葛亮的目光在他们俩身上来回转悠,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给这二人斟茶。

    “不知阿玉和姜小公子来此所为何事?”

    时玉用胳膊怼了下旁边的姜维,想让他开口,却只瞧见姜维垂首,面露难色。

    她瞪了眼这“不争气”的男人,只好自己先开口道:

    “听闻周都督让兄长三日内造齐十万支箭,实在是难为人,不过”她瞟了眼旁边低着头的姜维,“伯约有一计,可使兄长凑齐这十万支箭。”

    姜维瞬间抬首,看那诸葛亮拿起一杯茶,浅浅地吹了吹上面浮起的热气,不轻不重地反问道:“哦?是吗?那便请公子说来听听罢。”

    见状,姜维只好半低着头,把草船借箭之计娓娓道来。

    但说完后,他又补充一句,“此为时姑娘之计,在下颇为惊奇,故为转述。”果不其然,遭受了时玉的灼灼目光。

    诸葛亮听完后,只是轻笑一下,将那茶杯放回桌案上。

    他甚知时玉常有奇策,倒是没想到自己的草船借箭之计也能被她勘破。不过,他转念一想,这姜维也算实诚之人,况且阿玉常有奇策却不善细节,但方才姜维所言详尽,倒真是像自己想出的一般。

    诸葛亮扇了扇风,突然有点挫败感。

    原来自己的这些奇谋异策都已经泛滥到这种地步了?

    也罢,也罢。

    ——“既如此,不若两日后,你二人与我一同前往,可好?”

    时玉刚想点头,便看到姜维直起身子,郑重地言道:

    “此去曹营尚有危险,不如让在下代丞诸葛先生前往。”

    他语气恭谦,不似作假,就连诸葛亮也微微一怔,抬眼认真打量起这个小少年。

    “伯约不必担心,”诸葛亮抬起扇子,“亮已立下军令状,要么拿箭,要么惟死而已,”他笑了一下,“这死法虽各有不同,结果却一样,倒也无妨。”

    姜维还想劝阻,被时玉拦了下来,后者对他摇摇头。

    接下来,几人又寒暄了几句,时玉和姜维便与诸葛亮道别,离开了船舶之处。

    二人于江边步行回营。

    姜维心中多有顾虑,决定还是要好生策划一番才安心,却忽地听到身后小姑娘平静的声音:

    ——“姜伯约,你以前见过丞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