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91第九十回

    “她正好也去了皇后那里。”初念微笑道,“她是你表妹。皇后便是看在你的面上,自然也会待她比旁人要亲厚几分。所以我便见到了她。你猜,她说了什么?”

    徐若麟迟疑了下,望着她道:“什么?”

    “她说她早想认识我了,可惜没机会。我记得你先前跟我说,是她自己怕拘束,你才安排她住外头的,可是我听她话里的意思,却是你不想让她住到咱家里来的。你说说,这到底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要骗我?”

    “就这些?”徐若麟紧紧盯着她。

    “是啊,否则你以为还有什么?”她笑得天真。

    徐若麟打量她的神色,见她不像有所隐瞒了,微微松了口气,搂她入怀,伸手轻轻捏了下她鼻子,“小傻瓜,就为了这个,你就跟我呕了半天的气,值得吗?”

    初念皱眉,拍开他的手,“你为什么要骗我?还有,为什么不愿让她住咱们家?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徐若麟想了下,笑道:“年前阿令来的时候,确实是我让她住外头的。你也晓得,咱们家人多嘴杂,太太向来厌烦我外祖那边的人,阿令又自小被我舅父宠得任性,我怕她住过来万一生出摩擦反倒连累了你心烦,索性便让她住外头了,大家都落得清静。当时没跟你说清楚,是我不好。”

    “就这样?”初念瞪着他,追问了一句。

    “嗯。”徐若麟点头,反手抱住了她肩膀,“乖,别想这么多了。我先前就跟你说过,阿令只是个外人而已。你才是我的妻。如今你又有了孩子,这些乱七八糟的就别多想了,养好身子才是最要紧的。”

    初念长长呼出一口气,望着他,微微笑道:“你既这样说了,我信你便是。”

    ~~

    次日早朝散了后,徐若麟与方熙载一道,被召入御书房。

    赵琚终于下定决心,正式准备着手迁都燕京的大计了。

    之所以这么决定,赵琚自己并没有明说。但徐若麟隐约有自己的猜测。除了皇帝想要与北宂对抗,进一步稳固北方局势这个原因外,他这个皇位的来路,估计也是让他排斥金陵这座旧都的重要原因。留在这里,皇帝恐怕永远也无法摆脱他自己心中的那个结。

    迁都是项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在新皇城没有建起之前,还不可能搬迁。

    徐若麟对皇帝的这个决定,自然不会反对。在稳固北方局势这一点上,他与皇帝的立场是完全一致的。方熙载却是第一次知道皇帝有这样的计划。起初的惊诧过后,便也表示了自己的拥护。

    赵琚显得很是高兴,道:“你二人乃朕的左右臂膀。迁都一事,得你二人一致支持,朕心甚慰。余下朝臣便是反对,想来也掀不出波澜。年前,朕便不断收到北方的消息,说北宂的小股军队时常越境刺探,甚至骚扰我边境居民。子翔,你与北宂有过多次交战,待春暖后,朕便派你北上。一来,你带些匠人术士一道过去,勘定宫城位置,二来,倘若北蛮再敢进犯,你便替朕狠狠打击回去。这是朕自登基以来,与北宂的首次战事。相信你定不会负朕所托!”

    徐若麟应了,赵琚又对方熙载道:“方爱卿,建造宫城,诸事纷繁。涉及匠人木料石材等等,需得早早与工部户部协调一致。只是迁都事关重大,此事不宜草草公布。你先与工部户部尚书一道制出预案,呈上御览后,朕再择日宣告。”

    方熙载也应了。君臣几人再议了些事后,赵琚命方熙载先退下,跟前只剩徐若麟一人后,压低声,道:“子翔,朕还有一事要交托于你。此事关系重大,你自己心中有数便是。”

    徐若麟心略微一跳。

    赵琚还没开口说是什么事,他其实已经隐隐有所猜想了。老实说,这种事,他不想掺和,所以之前一直在避退。

    “万岁请吩咐。”

    徐若麟应道,声调平稳。

    “唔,”赵琚显得也有些心神不定,双手背后,在御书房里来回走了两趟,像是下了最后决心,猛地抬头,望着徐若麟道:“子翔,赵勘的儿子靖边,你当知道吧?”

    靖边是当日的皇太孙,破城之时,年近七岁。

    “大军破城当日,已与赵勘一道被焚于宫中。”徐若麟道。

    赵琚看他一眼,摇头,“靖边并没有死。据朕得到的消息,那被烧死的,不过是个冒名顶替的。当日大乱,留在城中的所有王公、太监,都有可能是隐匿了靖边的那个人。你知道我为何去年底又将那些一字王们以祭祀先祖之名召回京中,至今没放他们离去?就是暗中派人去了他们的封地调查此事。这事,朕先前一直委派给沈廷文。只是他让朕十分失望。至今一无所获。朕想来想去,满朝能让朕信任,且也能办好这事的,想来也就你了。故委你以重任。朕盼着你能彻查此案。在你去燕京前,将靖边给朕找出来!”

    徐若麟踌躇了下。赵琚立刻道:“子翔勿要多虑。我视你为心腹,便也不瞒你。你当明白,靖边一日在外,朕便一日不会安心。随便什么人,靖边只要落入他手,他便可打着皇太孙的旗号作乱。找到靖边之后,朕绝不会对他下手,必定保他一世安乐。”

    徐若麟暗叹口气。

    皇帝都说到这份上了,这差事,哪怕他再不愿接,他作为臣子,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是,臣定当尽力。”

    他恭声道。

    赵琚满意地点头,递给他一个信封,“里头是当日可能行事的所有人员名单。”

    徐若麟接了过来,纳入怀中。从御书房出来后,便回了自己的衙门。坐定后,取出方才皇帝给他的那封信,展开里头的纸,目光扫过上头的一个个名字,若有所思。然后,他将信收了起来,飞快翻了下案头堆着的一叠公文。这些,都是今日新送到等着他处理得。并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他想了下,叫了门外的卫兵进来,问道:“今日就只这些?”

    卫兵应是。徐若麟点了点头,叫他出去,自己继续等待。眉宇间甚至浮上了一丝不宁。

    他等的,不是别的,而是坤宁宫安俊的回信。

    事实上,一早入宫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派心腹给安俊送信,询问昨日初念入宫时的详情。按说,安俊的回信此刻应该早已经到了,为何却迟迟不来。

    他感到略微的不安。本能让他觉得,必定发生了什么自己所未料及的事

    正这时,外头的人又送来了一封公函,他瞥了眼,正是自己等着的那封。立刻打开了,一目十行地扫过一遍。脸色微变。整个人猛地站了起来。沉思片刻后,携信出了衙门,急匆匆往宫外方向而去。

    信,是皇后萧荣写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