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96第九十五回


    她还怀着孩子,本来不该这样的。更叫他心里不安的是,每次他为此向她解释,劝她宽心,甚至赔罪的时候,她总是很轻松地笑着说,她真的没事,等过了这段孕吐期,她就肯定能胖起来了,这是宋氏对她说的。

    除了这样的对话,他们之间,现在好像已经没有别的话题了。或者说,她已经没有别的话想对他说了。倘若他不主动开口,她绝不会试着开口跟他说一句话于是徐若麟也终于觉得自己对着她时,无话可说了,甚至开始畏惧与她相对。

    他宁愿她对着自己发脾气,也好过这样大度。面对她淡然的眼神,浅浅的笑,甚至是体贴的安慰,他却只感觉到了她的疏远和疲乏。

    他想她大约不想见到他。

    他不再像从前那样,每天都等着回去,因为那时候,他觉得她在等自己回去。而现在他少了这样的期待。他回去得越来越晚,甚至故意拖到半夜才回。因为那时候她已经入睡,他便不用再去面对她的眼睛,为接下来该对她说什么而犹豫。甚至有一次,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的脑海里还会模模糊糊地掠过这样一个念头,这一辈子,他不顾她的意愿强行娶了她,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不得不承认,倘若当初她如愿嫁给了王默凤,现在她一定会过得很好,至少,比嫁给他要好。

    这个念头让他觉得很可怕,他不愿意去想。但是那一夜,他却真的彻夜未眠,睁着眼一直到天亮。

    ~~

    这一晚,他回去时,已经是亥时末。

    因为怀孕的缘故,最近她不但消瘦,而且很嗜睡。往常这时候,她一般都已经入眠了。这晚他回去,怕吵醒了她,蹑手蹑脚地上床时,她却忽然睁开了眼,对他说道:“今天果儿陪我去看鱼时,阿令正也在湖心亭。她精神瞧着还是很差。却对我说,她是特意在那里等我的。因为你不准她靠近嘉木院。她对我说,她曾在神庙里发下暗誓,这一辈子非你不嫁,现在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回去的。她还说,皇后是知道了她非处子之身,这才送她出宫的。但皇帝却还不知道你和她的关系。倘若有朝一日连皇帝也知道了,你便难逃干系。她不想这样。所以她求我,让我劝劝你,不要再执意想着送她回去。”

    “她最后说,只要你不赶她走,哪怕让她就像现在这样一直留在你身边,她也是乐意的。”

    她说完,便再次闭上眼睛,仿佛睡着了一样。

    徐若麟凝视着她。

    早几天前,他便已经做了一个决定。他派了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赶往云南,秘密替他送一封信给云总督刘睿。

    他知道,他的做法是正确的。

    ~~

    一个月后,已是建初元年的二月底了。御书房里,退朝回来的皇帝赵琚脸色极其难看,眉头紧锁。

    勤政二字,赵琚当之无愧。即便他的后宫新纳了妃嫔,其中有几位,他也颇喜欢。但今日案头的奏章只要未毕,他便绝不会留到明天。但是现在,他几乎没心思想别的,一直在等新的战报。

    西南战报如雪片般频频而至,而他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大半个月前,一直隐忍不发的云南顾天雄,其麾下两员得力干将张高、乔信,因遭云总督刘睿的离间,原本就相互仇视的二人起了冲突,乔信认为顾天雄偏袒对方,遂怒而投向刘睿,揭发了顾天雄暗中联络福王残部准备起事的诸多证据。刘睿立刻发军攻打孟州,顾天雄被迫应战。

    消息火速被递到京中时,当时的赵琚极是兴奋,特意下旨,褒奖了刘睿一番。因为他的离间之计,终于“成功地”逼迫老狐狸顾天雄起事了。

    顾氏不除,西南便始终如附一疮疖,金陵难安。迟早会有一战。只不过比预想得要提前了些而已。

    满朝文武清楚这一点。所以对这一场战事,也都持支持的态度。当时几乎每一个人,包括赵琚,对接下来的战况都是信心满满。在赵琚看来,云总督刘睿早得他密令厉兵秣马,加上朝廷新增援的数万大军,即便顾天雄有福王残部的支持,拿下区区一个孟州也并非难事。他甚至做好了速战速决的打算。

    但是战况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顾天雄非但没有迅速被打败,反而凭借当地地形,连连重挫朝廷军队,攻占下了数座城池,刘睿本人也在一场大战中受伤,差点当了俘虏,逃脱后便率残部撤回首府紧闭城门。此战朝廷一方损员过半。刘睿一边向朝廷乞罪,一边请求再派增援。

    消息传至金陵时,满朝哗然。当初人人都信心满满,做好速战速决的准备,调兵将、遣粮草之事自然就顺利。现在战况有变,自然开始争辩了,纷纷埋怨刘睿的轻敌。户部尚书司彰化也谨慎地上言,说按计划留存部分银两应对北宂后,再除去拨给各省上报的赈灾、修河等款项后,户部实际可供调拨的银两所剩无几了。西南战事若再拖下去,必定捉襟见肘。

    退朝之后,此刻的赵琚仍满腹窝火。后悔自己不该轻信刘睿,以致于陷入这样被动的局面。

    箭既已上弦,便没有撤回的可能。对于这个仗,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打下去。而且,只能赢,不能输,还要速战速决。否则,若是因了西南之患而给虎视眈眈的北宂以可趁之机的话,那这一回,他先前的所有盘算不但全都落空,而且后患无穷。

    他背着手,在书房里来回走了几圈后,渐渐下了决定。正要叫人去召,崔鹤进来了,报说都督徐若麟求见。

    赵琚想召的人,也正是他。忙传见。见过君臣之礼后,赵琚直接问道:

    “子翔,今日朝会,诸爱卿纷纷各抒己见,唯独你一直没有发话。朕正想召你来商议此事。关于西南之事,你有何见解?”

    徐若麟道:“万岁,臣求见,为的就是此事。臣愿毛遂自荐,去云南平定顾氏。臣可下军令状,一个月内若不平定孟州,臣甘领刑罚。”

    云南算是徐若麟的半个老家,他的母系一族就在那里。赵琚无论派谁过去取代刘睿,都不会有徐若麟这种先天的优势。况且他向来能征善战。武将之中,倘若非要赵琚说出一个他能完全放心的人,也就非他莫属了。

    “好!朕知道你向来能用!”赵琚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解开,“如此朕便委派你为备西南经略,平定孟州。北上及另件朕先前委你的事,可暂缓。”

    “遵命。”徐若麟立刻应了下来。

    “子翔,你大约何时可以准备动身?”

    赵琚知道他夫人有孕,所以问了一句。

    “救急如救火,何况是军情。臣稍加准备,不日便可动身。”

    “如此甚好。”

    徐若麟的回复,正合赵琚的心思。想了下,又问道,“南下之前,爱卿可有什么要求?若有,尽管言明。朕自当尽力。”

    徐若麟终于说道:“万岁,确实还有一事。我那个表妹连城公主如今还在我府上。她本是庆州剌惕部送来联姻的,联姻既不成,便当早日归去。实不相瞒,臣有心早将她送回,但却一直无法成行。”

    “朕听皇后曾提过,说她染病?”

    “正是。但万岁有所不知。我表妹的病,十分怪异。太医院诸位良医均来看过,却一直没多大起色,太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陛下可向太医院诸位太医询问详情。臣小时,曾在云西南居留,知道当地巫风极盛,时常有借此暗害人命之事。臣便猜测,她的病是否与巫蛊有关。譬如进京之前便被居心叵测之人暗下蛊毒,如今才发作出来。但也只是猜测而已。到底如何,须得将她带回去,请族中巫女检视才知结果。”

    徐若麟看了眼赵琚,见他神色凝重,继续道,“陛下当晓得,巫蛊之事,向来诡秘。莫说中蛊者,便是近旁之人被沾惹到,也极是不祥。她实在不宜久留京中。故臣想趁此机会,将她一并带回去。只是此次臣乃奉命南下平叛,并非送亲。这才向万岁禀明,盼万岁首肯。”

    赵琚脸色微变。想了下,便道:“你考虑甚妥。还是将她及早送回为宜。万一在京中有个不测,你外祖那里,你也不好交待。”

    “万岁所言极是。”

    徐若麟恭敬道。

    “如此便定了。你即刻回去准备,朕明日便发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