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八章 阴差阳错


村子里的渔船大多被毁去,也实在不堪承担前往安南的重任。是以鱼叉准备前往琼州府治所琼山城,购买一条稍好的船,可没想到却在这里出了差子。

鱼叉是千户所的常客,大家都是熟人,本来打个招呼就完事了。可随行的锦衣卫不知道听了谁说,知道鱼叉年满二十五且是村民捡回的弃婴,便执意要将其带走,无论众人如何说情也难改其意。

若是要动手,这些人哪能抓得了鱼叉。

心里知道这些人是冲着自己来的,可鱼叉却毫无慌乱。自己的身世只有郑克武和虎爪知道,单看锦衣卫这样漫天抓人便知并无泄露。

自己往常并没有犯事,在琼州不论官场还是民间又有着良好的口碑和人缘,锦衣卫再怎么乱来,也不可能把这抓到的几百人全部杀掉吧。

逃是很容易的事,可这样反而会把锦衣卫的目光全部吸引到自己身上来。锦衣卫几乎可以调动琼州所有力量,不到最后关头,逃走无疑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冯令正很生气,鱼叉反而像没事的人般安慰他:“冯兄无需为难弟兄们,想必这只是一场误会,很快就会放我走的。”

“可是,唉……”冯令正心里直道鱼叉想得太过简单,被锦衣卫抓走的,哪有那么容易被放走。不提鱼叉刚刚遭遇灭村之痛,单凭平日里的交情,冯令正便要想方设法营救了。

他知道解决这件事的关键点在何处,当即一脸讨好地向那名锦衣卫道:“大人,此人在琼州府上下颇有忠义之名,连布政使大人也多番亲自举荐,绝对不是您要找的人。”

这个锦衣卫连个百户都不是,冯令正却不得不屈身以待,心里早就骂开了,脸上却不敢有丝毫显露,反而略有些紧张地观察对方反应。

“这个嘛……是与不是,要等上面审过才知道。”锦衣卫一脸高傲,拉长着声音,只用眼角的余光瞄向冯令正。

虽然恨不得一拳把那张令人讨厌的脸打烂,可冯令正心里却乐开了花:这个样子,还有转圜的余地。

将锦衣卫拉到一边,冯令正却尴尬地发现,事发突然,出来得急,而且是执行任务,搜遍全身竟然连散碎银子也没几个。

现在回身去找其他人借也实在太露相了,只好觍着脸把不多的银钱塞到那名锦衣卫手中,连声致歉:“兄弟今天来得急,没带多少,回去立即给您补上,您看……”

普通的锦衣卫平时也没多少油水,只要不是大案要案,趁机捞一把也算是普遍现象。锦衣卫凌驾于司法体系之上,借着手中的特权常常罗织罪名,诬赖良民,之后就屈打成招,趁机敲诈勒索。

正因为锦衣卫腐化非常严重,后面才又有了连锦衣卫一块儿监察的东厂、西厂、内厂等机构。只不过这也是抱薪救火,厂卫这样畸形的特务机构最终成为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掂了掂手中的份量,锦衣卫一把将其掷在地上:“哟,我成叫花子了!”

“大人,等等。”眼看事情就要搞砸,冯令正心一横,拉住作势离开的锦衣卫,咬牙将自己随身玉佩奉上:“这可是上好的古玉,传到我这里,已经五代了。我是个粗人,只嫌其硌得慌,正好求大人帮我解除这烦恼。”

冯家是琼州大族,冯令正又是嫡族中的侥侥者,这块玉佩还是他成人礼时由族长冯轩朗亲自挑选相赠的,品相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借着火光仔细看了下,锦衣卫终于松口:“我就勉为其难吧。不过先说好,人你可以先带走,可万一王公……上面要人,可得马上送回来,否则唯你是问。”

冯令正满口答应,在他看来,鱼叉能出什么事,这名锦衣卫绝对是搞错了。

总算大功告成,冯令正松下一口气,正要给鱼叉松绑,意外发生了。

“等一等!”平日飞扬跋扈的锦衣卫千户正哈着腰为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引路,阻止冯令正的正是那名老者:“我认识你。”

鱼叉的心直往下沉,仅凭其身形和行走的姿态,他已看出此人正是在林中阻止他追击黎利的蒙面黑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