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章 你还会日语?


自行车。

李东方很是庆幸,能重生在九零年。

这要是回到八五年之前,市场自由经济还没有放开;个体户被人看不起不说,还有投机倒把的危险;个人想采购自行车零件,组装自行车也是千难万难。

组装自行车的生意,南方早就开始了。

但天东省的乡下县城,一家都没有。

人们要想买自行车,除了供销社就是百货大楼。

李东方最终选择,做组装自行车生意,是因为前世,在陈子佩出事,他离开天桥镇去了省城后,就给一家专卖自行车的个体户,打了整整一年的工。

关键是,李东方记得很清楚;前世九零年,天桥镇的十多家初中,合并为了天桥中心中学。

九零年时,全镇三十多个自然村的初中生,要想去镇中心中学上学,可没有公交车可坐。

条件好的家庭,会咬咬牙给孩子买辆自行车。

条件差劲的,只能让孩子步行。

这个年代的自行车,“官方售价”基本都在180左右。

180块钱放在农村里——

玉米才两毛钱一斤,亩产八百斤的话,也得一亩地的庄稼。

家里那个月薪九十块的傻宝贝,不吃不喝得干俩月。

可如果李东方从省城的自行车厂,采购零件自己组装的成本,最多也就是七十块左右。

七十块的成本,再加上租房啊,工具啊,人工等费用,最多也就七十五。

每辆自行车,官方售价180,李东方售价150不多吧?

尤为关键的是——

售后服务!

百货大楼供销社之类的,可没什么售后服务。

即便是有,也得按件收费。

李东方可以打出“一年免费维护”的旗号。

什么补胎啊,矫正车子辐条啊,换个滚珠之类的,统统不要钱!

别小看这块儿八角的,放在老百姓眼里,那就是必须得要的便宜。

后世国人的生活条件那样好,孩子当着父母老师的面,就随意把刚吃了几口的饭菜倒掉。

可某大药房开业时,只要打出“消费一百块,就送五个鸡蛋”的活动时,排队的老头老太,依旧能从南天门,排到蓬莱西路。

如果有必要的话,李东方还会在维修点撑起太阳伞;方便前来修车或者买车的人,坐在马扎休息;小方桌上,摆上几本武侠小说之类的,再提供免费的汽水,水果等等呢?

就这种领先了当前,足足二十年的售后服务态度,绝对会震惊整个天桥的!

“价格我比你低,售后我比你好。百货大楼以及所有的同行们,你们拿什么和我斗?”

左手提着个蛇皮袋子的李东方,想到这儿后;无比嚣张的样子,对着夕阳重重吐出了一口烟雾。

哎呦——

沃曹!

天怎么快黑了,公交车早就收摊了吧!?

九零年代小县城的交通条件,可比不上后世的城市,晚上十点可能还有公交车。

要想从李家村到县城,全天只有一班车。

早上八点从镇子上发车,下午五点,再从县城回去。

不过在县城中心,还是有几辆夏利出租车的。

打表?

打个毛的表!

从这到李家村,三十块钱要坐就坐,不坐滚蛋!

天黑路难走,万一再碰上个劫色的,哥们岂不是倒霉透顶了?

糙——

李东方拿出三张大团结,砸在了出租车司机怀里。

天——

乌黑乌黑的了。

一路上,司机就没停下咒骂路难走。

李东方更能从他的话里话外,听出身为县城人士的满满优越感。

“哥们,前面就是你们村了吧?”

司机停车,对李东方说:“你看看这马路上的大车辙子,足有半米深吧?我是不敢往前开了。”

上车后就闭眼,好像在冲浪般的李东方,终于睁开了眼。

借着雪亮的车灯,李东方一眼就看到百米外,有个人站在村口的大柳树下面,正向这边张望。

“那是我家的傻宝贝。”

李东方看着那个窈窕的身影,心里默默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