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章 第9章

    现在整个蓝星,已经很少能找到温度在零上的地区。非洲的中南部倒是大部分区域温度都在零上,但也绝没有超过5~10度的上线。这样极端的温差变化,导致地区内的动植物开始大面积休眠,甚至是死亡。

    徐妍看到这里只觉得很奇怪,这些国家的领导人难道意识不到灾难已经降临了吗?居然还敢大批量的出口粮食。

    陆泽在听了她的疑问后,直接一语道破:“他们又不用管国内民众的死活,只要自己把钱赚到手就行了。”

    资本永远只追求利益,至于其他的,他们从来不在乎。

    事态措不及防的变化使得国内各部门领导层都压力山大,陆泽虽然不是什么大官,却也一直关注着这个问题。

    毕竟国内的人口这么多,只靠储备粮养活根本不现实。

    虽说各地区储存的粮食绝对够民众一年食用,但一年以后呢?如果这种全球性的寒潮天气还不结束怎么办?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研究更加耐寒的作物品种,但短时间内肯定出不了成果。

    二是在各地区建立温室大棚或农业大楼,把粮食作物搬进能够保温的建筑物内种植,这倒也不失为一个还算过得去的办法。

    以往为了满足城市冬季的蔬菜需求,一些种植大户会建立温室大棚,人工模拟高温环境来进行反季节蔬菜种植。

    就陆泽了解到的,近郊的一些温室大棚在寒潮天气到来后,虽然温度有所下降,但种植在里面的蔬菜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直接种在土地里的,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低温冻害。而一些离开地面的无土栽培种植蔬菜长势良好,收获与以往并无太大差别。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想要满足十几亿人口的口粮,单纯依靠温室大棚种植技术根本不现实。

    且不说它的成本有多高,就算是把全国合适的农用土地全都拿来建温室种粮食也不一定够用。

    至于农业大楼,虽然也是一个办法,但前期投入更是不低,普通人还真弄不了。

    更重要的是,北方地区的降雪虽然暂时停止了,可南方地区的雨还在下啊,这连绵不断的瓢泼大雨之下,想要展开农业种植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且不提上头一面从国外进口粮食,一面不断商议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问题。

    港城那边却传来了个好消息,至少对徐妍来讲是好消息,华盛旗下一处正在施工的小区意外垮塌了。

    港城最近一段时间虽然也是降雨不断,但当地其他的建筑物都还好好的,可能零星也有坍塌的,但都比不上这次的大规模垮塌严重。

    为什么单就是你华盛负责建造的小区先出了问题?这也就是当时现场没有施工人员,不然出了人命,还得附带赔偿。

    徐妍看到这条讯息的时候却不很意外,这项目从建造之初就问题不断,具体什么个情况,徐世成自己心里也该是有数的,毕竟是他那个好大儿全权负责的嘛。

    华盛和港城的很多企业一样,主营业务就是金融和房地产,平时看着花团锦簇的,可一旦遇到不可抗力的天灾人祸,那就是分分钟的大厦忽倾。

    说白了,这两方面的产业都没什么根基,完全是建立在其他产业上延伸出来的非必要衍生产业。

    寒潮天气一来,金融肯定是最先崩溃的。至于房地产,也好不到哪里去。

    徐妍毫不怀疑徐世成能在这次的事件中保全自身,但如果他还想要保住自己的全副身家,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徐妍看来,他这次伤筋动骨是跑不了的。

    徐世成在内地虽然也有一些产业,但都无法与华盛相提并论。没了华盛,他几乎就等同于是没了大半身家。

    而余下的那部分,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有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像她手里还有不少母亲的珠宝首饰、古玩珍藏,徐世成肯定也有类似的后备金。所以就算他没了公司,混个温饱肯定也不是什么难事。

    若他再有些机遇和手腕,趁机东山再起似乎也不是没可能。

    只是天灾之下,除了与粮食、能源相关的产业,其他的也就是高科技产业更有前景了。而这几样,徐世成都不沾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