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回

    “虎儿,快谢谢……。”

    一时间,虎儿的母亲不知道怎么让虎儿称呼长宁,这时虎儿道:

    “谢谢哥哥”

    童言无忌,虎儿看着长宁年轻,自然是哥哥。

    “虎儿乖。”

    长宁摸了摸虎儿的头,这才起身,看向衙役,吩咐道:

    “孩子一定要让他们吃饱”

    “是!”

    “你们去吧。”

    衙役稽首告退,这时,长宁突闻一道琴声从远处传来,琴律悠悠,竟是《高山流水》

    ……

    长宁听见后,便随着声音寻去,待走到谯城东北角,见一家客栈,客栈里面坐了一位女子,女子身着桃色衣服,手抚古琴,长宁走进客栈,小二迎上来,道:

    “客官,吃饭还是住店?”

    “找人。”

    小二点点头,道:

    “客官请…”

    长宁对女子道:

    “玑璇姑娘,真巧”

    女子抬头,看着长宁,道:

    “原是李公子。”

    挥了挥手,指了指一旁的凳子:

    “公子请坐吧”

    长宁点点头,走到对坐,因洪灾,客栈里也是许久无人来过,长宁随手拍了拍凳子的灰尘,坐好,道:

    “豫州洪灾,姑娘为何在这里?”

    玑璇回道:

    “刚巧路过,便在这里住一晚。”

    “姑娘是要去哪里?”

    玑璇看了一眼长宁。才道:

    “去青州”

    长宁点点头,道:

    “姑娘可否弹奏一曲《同相知》?”

    玑璇不回答,手在古琴上动了起来,这一次,长宁看着玑璇的手法,一曲终,长宁竟已经看懂了一些。于是道:

    “姑娘这曲着实好听,在下有意学习,不知姑娘可否教与在下?”

    玑璇沉默片刻,道:

    “李公子想学,小女子就教与你”

    说罢,就弹了起来,长宁琴律功底自然不差,在玑璇手把手的教导下,学了七七八八,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一个时辰,孤男寡女在一起学琴一夜,难免落下口舌,于是长宁起身告别。说第二日再来讨教。

    翌日,长宁用过早膳就出了州府,直直往客栈而去,昨日长宁让文昌给自己寻了一把古琴,今天是要奏一首曲子给玑璇听一听,到达客栈,小二告诉长宁玑璇已经走了。玑璇不辞而别,长宁想:

    “应该是有急事吧。”

    微微感到遗憾,长宁就回到府上,坐在花园的石凳上,放好古琴,默默的自己弹奏起来。永安泡好茶端进来。坐在一旁,过了一会儿,一个男子进来,走到长宁对面。长宁止住音律,抬起头看了看来人,来人对着长宁稽首,又对永安点点头,道:

    “见过大人,”

    长宁站起身道:

    “你有多少年岁了?”

    “回大人的话,二十有三了。”

    “那别叫大人了,你大我一岁,私下就叫一声长宁吧。”

    男子呵呵一笑,道:

    “恭敬不如从命,长宁兄,今日我来是有一不情之请。”

    长宁点点头,道:

    “英杰兄请讲,只要是长宁力所能及的,我一定帮你。”

    来人正是文昌的儿子文英杰。

    “人身在世,短短数十载,我可否跟随长宁兄去那沙场见识见识?也不妄来这世上走一遭。”

    长宁想了想,道:

    “英杰兄有此等抱负,长宁佩服,只是沙场凶险,英杰兄习过武没有?”

    “略懂一二。”

    文英杰从那晚饭桌的谈话,赵福说他是王府管家,又称长宁为少爷,文英杰便知道,这位钦差大臣的另一个身份,便是神威王的儿子,长宁看了看永安,又看了看文英杰,道:

    “永安,你和英杰兄过两手,赤手相搏,点到即止。”

    永安点点头。便和文英杰在花园一处空地上,站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