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四章 秦陵地宫(2)

    路星辰道:“别紧张吗,请听我一一道来,秦始皇陵有很多的谜团,第一谜团就是墓中有没有长生不老仙丹,如果有,这枚仙丹长什么样子,吃了会不会长生不老,国家不发掘秦始皇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沈慕橙打断了路星辰的讲话,“肯定没有,下一个谜团是什么。”

    路星辰道:“请你不要打断我的讲话,要尊重别人。”

    沈慕橙笑眯眯地道:“这位先生,我知道了,请你继续讲。”

    路星辰道:“那么接着听我讲,假如我们乘坐飞机,从天空看秦始皇陵,可以清清楚楚看见那是一个正方形锥体,外国人叫它为黄土金字塔。其实老外错了,秦始皇陵不是三层台阶式“覆斗形封土”,而是建造在九层夯土之上的中华土木大金字塔,论尺寸比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还要大。

    不仅如此,秦陵地宫其实是一个同等规模的倒金字塔。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封土台九层夯土似乎暗合了“九层妖塔”之说,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真正的九层妖塔是在青海,秦陵地宫却是很像九层妖塔。古人有个说法,就是“九层之台,始于垒土”,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九层之台的建筑了,可惜并没有发现东周九层之台遗迹。

    秦始皇是个怪人,他在地宫修建三十米高楼,供他复活后出游地宫,至于地下秦陵地宫构造九层妖塔之谜,看来是和青海的九层妖塔很像。

    第三,秦陵到底有多深,根据最新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陵地宫相当于五个国际足球场那么大,是秦汉时期最大的地宫。

    而且通过考古钻探进一步证实,幽深而宏大的地宫为竖穴式。中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说秦陵已经是穿三泉,汉旧仪则说秦陵地宫已经深到不能再深的地步。

    根据最新钻探资料,秦陵地宫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深。实际深度应与芷阳一号秦公陵园墓室深度接近。

    这样推算下来,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这个数据应当说不会有大的失误,这是依据目前勘探结果推算的。但是否如此,我们还不确定。”

    沈慕橙又插嘴了,道:“我在画面里想象秦陵地宫,是有多么的深,就像一个非常大的金字塔,那秦陵地宫有多大,有几道门。”

    路星辰道:“听我讲吗,史记里记载的是: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无复出者。也就是说棺椁及随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门以内。工匠正在中门以内忙活,突然间“闭中羡门,下外羡门。”工匠“无复出者”,也成了陪葬品。这里涉及既有中羡门,又有外羡门,其中内羡门不言自明。地宫三道门似乎无可辨驳。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中羡门用了个“闭”字,外羡门则有了个“下”字,说明中羡门是可以开合的活动门,外羡门则是由上向下放置的。中羡门可能是横向镶嵌在两壁的夹槽中,是一道无法开启的大石门。内羡门可能与中羡门相似。三道羡门很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上面是个四个谜团,还有第五个谜团,就是秦陵地宫所说的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考古学家曾经推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应当是在墓室顶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其他的汉墓发现了类似于“天文”“地理”的壁画。

    上部是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象,下部则是代表山川的壁画。由此推断,秦陵地宫上部可能绘有更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下部则是以水银代表的山川地理。

    在这座有着象征天、地的地下“王国”里,秦始皇的灵魂照样可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统治着这里的一切。

    第六个谜团就是地宫有没有水银,不过应该有,科学家在秦陵地表检测到了水银,那应该是真的。这地宫埋入了大量的水银,是想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就是以水银象征山川地理,与“上具天文”相对应。

    第七个谜团,就是地宫里面有多少的珍宝,自古以来大家都认为没有比秦陵地宫更丰富的珍宝。

    你看,在秦陵外围,我们都挖出了一组大型彩绘铜车马与一组木车马,装饰精美,车马造型迤逦,装饰配件几乎都是

    金银铜铸造而成,非常精美啊。由此推断,里面该有多少的珍宝。

    谜团八,就是传说项羽入关后,曾以三十万人盗掘秦陵。在他们挖掘过程中,突然有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一直朝南飞去。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有一位三国太守张善还见到了这只金雁。

    浏览史书,我们发现司马迁和班固都留下“黄金为凫雁”之说。至于说金雁制作精巧,而且还能飞,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在春秋时期,鲁班已经能制造出木雁,能飞到天空,一直飞到宋国城墙上。

    不过一个金属物体在空中飞翔要像风筝和轻气球那样简单易行,如果没有机械动力单靠自然界风力,不要说空中飞行,恐怕连起飞都成问题。

    再进一步分析,假设秦代有能力制作会飞的金雁,那么金雁埋入地宫之后将会不停地自动飞翔,一直在地宫内飞行了近一千个日日夜夜。如果这个奇闻不是传说,那么金雁的控制与指挥系统恐怕连今天的电脑也望尘莫及了。

    谜团九是秦始皇使用什么样的棺椁?可能是铜棺,不过从文献记载而言,秦始皇未必使用的是铜棺。《史记》、《汉书》明文记载:“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披以珠玉,饰以翡翠”,“棺椁之丽,不可胜原。”这里“漆涂其外”、“饰以翡翠”的棺椁恐怕只能是木质的了。

    如果是铜棺或石棺肯定用不着土漆涂其外,而只有木棺才可能使用土漆。

    从先秦及西汉的棺椁制度考察,使用“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是当时天子的特权。自命功劳大过三皇五帝的秦始皇不可能放弃“黄肠题凑”的木椁而改用其它棺椁。

    谜团十是地宫的空间有没有,你看考古勘探表明,秦陵地宫为竖穴式。墓内可能有“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如果是竖穴木椁墓,墓道及木椁上部都以夯土密封。这样一来,墓室内外严严实实,不会再有空间。

    可是丞相李斯则说:“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李斯这段话如果记载无误,那地宫明显有个外壳。按理这段话不会有假。因为李斯曾以左丞相身份亲自主持过陵墓工程,对地宫的构造了如指掌。加之这段话是当面向圣上汇报的,应该说不会有掺假嫌疑。

    如果按李斯所言可以推断秦陵当是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地宫。不然,怎么会“叩之空空”?又怎么会“烧之不燃”?按文献记载推理地宫是空的,且有较大的空间。

    谜团十一就是机关,里面有没有自动发射器,就是指的是这里安装着一套自动发射的暗弩。如果记载属实的话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自动防盗器。秦代曾生产过连发三箭的弓弩。但是安放在地宫的暗弩当是一套自动发射的弓弩。当外界物体碰到弓便会自动发射。2200多年前的秦代何以生产如此高超的自动发射器也是一大谜。

    谜团十二,就是兵马俑被焚烧的谜团,考古人员在清理兵马俑坑时发现,一、二号坑中有很多火烧的痕迹,陵区有大面积的火烧土分布,同样考古人员在对秦陵陪葬坑的挖掘中也发现了大量火烧土和残余焦木,坑中的棚木基本上都被化为灰烬。究竟是谁对兵马俑坑进行了如此巨大的破坏?

    从文献资料推测,破坏兵马俑的人应当是项羽。由于项羽的祖父项燕在秦灭楚时被秦将王翦所杀,叔父项梁亦死于秦将手下,因此与秦始皇结下深仇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