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十四章 兵临白马河

    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刘瑁接到张任军的战报以后,久久不语。

  以一千步卒,挡住上万名羌人骑兵的进攻。而后又以三千骑兵,连夜奔袭,斩首无数。这样的战报,听起来完全就好像神话一般。

  一时间,就连刘瑁都不由赞叹道:“这是一场,根本无法复制的胜利!”

  在刘瑁所熟知的三国历史中,恐怕也只有逍遥津之战,张辽大破十万吴军的这场战事,才能与鱼凫泽深处的这场大胜相提并论。

  对比起双方的实力,历史上的孙权,带领十万大军围困合肥,而魏国当时只有七千兵马。

  在兵力的对比上,好像无论是张任率领的蜀郡士卒,还是邢西、莫昆带领的羌人骑兵,都远远比不上逍遥津之战的双方。但是论起战斗力,上万名羌人骑兵,在草原塞外的作战能力,却也不比十万吴军要差多少。

  而且,吴军久居江南,擅长水战,对于陆地作战,又如何能够与如狼似虎的羌人骑兵,相提并论?

  这么算来,张任麾下虽然有四千人马,但他们所面临的压力,不见得比当时的魏军差上多少。

  除此之外,两场战役的经过,却是非常相似。张任、张辽都是被敌方大军围困,都是趁着敌方撤退之时,衔尾追击,以少胜多,大破敌军。

  收回了思绪,刘瑁细细看着苗履,给他发过来的另外一封密报。

  密报中写道:我知主公为人正直,听闻文和先生以人肉充当军粮之事,心中必定大怒。然先生之本意,乃是为我蜀郡征伐薄申羌所考虑。

  先生不惜背负骂名,亦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如此事来。先生之忠心,主公必定心中有数。

  此次哪怕所有人,都对先生心怀怨恨,先生亦是尽心竭力的谋划。正是这样,才有如此大捷。使我汉军之声威,名扬塞外。

  乱世已至,主公既然任人唯才,又岂能追究先生之过失?属下所言,或有偏颇,其中利害关系,还请主公自己决断。

  看完了苗履的密信,刘瑁久久不语,而后把信扔到了火盆之中。

  他抬头放着西方,低声呢喃着:“知我者,子曲是也。”

  随后,刘瑁带着在薄申羌左庭缴获的战利品,与张任他们相约合兵一处,然后一起往白马河赶去,准备修整过后,直接渡河进攻薄申羌的右庭。

  除此之外,刘瑁一边让人将捷报发往成都,一边要求任安调遣蜀郡北部各县、道的属兵,出塞接应。

  战事已毕,胡人胆寒,正是蜀郡收获丰盛战果的时候。

  这些在县道上驻守的兵马,虽然远远比不上,刘瑁一手组建的蜀郡军精锐,但拿来接应下伤兵,收拢下牛羊,威慑下左庭剩余的零星羌人,却还是可以胜任的。

  毕竟,这场战事,虽然蜀郡大胜。但是他们本身,却也是损失惨重。

  带着大量的物资,蜀郡军的进行本来就很是缓慢,若是那些游走在各处的羌人心有不甘,出兵偷袭,那蜀郡就会被彻底地拖入战争的泥潭。

  而这样的情况,是刘瑁绝对不愿意见到的。

  如果这些县道兵马出塞,与刘瑁、张任等人汇合。那么羌人,必定惧怕蜀郡军之声威,不敢妄动。

  调遣这些人出塞,刘瑁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让他们前来押送被俘的羌人,以此充实蜀郡北部的人口。

  自从得知,鱼凫泽之危被解除以后。刘瑁虽然仍旧带兵,一路往西奔来,和张任大军汇合。但这一路上,所袭击的羌人部落,却也不会再胡乱屠戮。

  刘瑁抢走了羌人部落中,年轻美貌的女子。并且杀掉那些青壮的男子,以及高过车轮的孩童。

  至于剩余的老人与小孩,刘瑁却是让他们自生自灭。若是有部落愿意收留他们,就会给那个部落带来沉重的负担。

  若是没有人愿意收留,他们只能被冻死,或者是饿死。

  有那么一瞬间,刘瑁也感觉有些不忍。但是民族之间的战争,就是如此的残酷。现在的蜀郡,根本没有能力,去慢慢同化这些羌人俘虏。

  只有用这种残酷的手段,才能够让几十年内,益州附近的羌人都不敢、也没有能力,再次侵犯蜀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