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九章 舅舅的心结


  卧室的房间里靠墙有一大一小两个柜子,是何名礼亲自给儿子打的,没有上漆,却打磨的很光滑,这么久了,还留着松木的清香。大的是放些衣物被褥,小的主要放从家里带的吃食。

  博文写了大约半个时辰的大字,感觉到自己的心也沉静下来了,又拿起《四书章句集注》开始背了起来。

  要说博文读书好也没什么秘诀,就是刻苦。

  无论是什么书,他先背下来,因为他比较聪慧,基本上读个三四遍也就囫囵的背下来,再逐句弄懂含义,弄懂含义后再背诵就更快了,过几天再重复背一下,这样反复几次,四书五经上的句子,基本上说到哪一句,他都能准确的告诉你在哪一页哪一行。

  就在博文刻苦读书的时候,三舅舅正在跟唐氏和大妹婿何名礼墨迹呢。

  原来,马上就要进8月了,要开始进行农忙了,林旺村的私塾要放农忙假了,他想把大儿子杨振远送到老杨头这里来住一个月,让博文帮忙指导一下功课。

  唐氏很为难,自家孙子肯定是希望能好的,送过来自己照顾、看管是没问题的,但要让博文指导功课,她就有些为难了,博文明年二月就要考童生试了,指导振声会不会耽误他的学习?

  她心里明白,自己家里孙子们估计在科考上是指望不上了,唯一的希望是这个外孙了,博文明年的童生试,不仅是杨家、何家,也是杨家族学里的一件大事了,就像这次李夫子从老家祭祖回来,别的孩子都放农忙假了,就是几个报名要考童生试的还需要去夫子那里继续读书,充分说明了族里和夫子的重视,而博文又是最有可能通过的三个种子选手之一。

  但振远如果明年考不上杨家族学,就没有可能进族学了,因为杨家族学有规定,在十周岁前通过入学考试的才可以进。而林旺村的私塾是没有杨家族学的夫子水平高的。

  所以,唐氏少有的犹豫不定起来了。

  相比唐氏的纠结,何名礼就坦然多了,他自己知道,博文明年通过县试、府试的可能性很大,院试他没有考过不太清楚,但县试、府试他是考过的,也知道大概会考哪些内容,而博文的基础功比他当年要好很多,所以,他觉得博文一边复习,一边在学习之余指导一下振声问题不太大。

  而岳家一直照顾着自家和博文,从来也没提过什么要求,这一次,三舅兄能开口,估计也实在是没办法了。

  三舅舅的确是憋了好久,才决定开这个口的。

  一来,自家有三十亩地,租掉了二十亩,还有十亩地是自家找长工种的,种了些芝麻、棉花等经济作物,农忙起来,三舅舅根本没时间管振远,他肯定在家疯玩,而姥爷家又都宠着,也管不了他,这样,好不容易学到的又丢掉了。

  二来,三舅舅是想让博文帮他指导一下功课。刚才博文在考较振远的时候,三舅舅就待在外面听着,振远坑坑巴巴背诵的样子,就算三舅舅不是很懂,但也明白这孩子还是不行。去年振远考了一次杨氏族学都没考上,明年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怎样才能让振远沉下心来读书,以后不要再拿杀猪刀了,这都成三舅舅的心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