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三章 燎锅底


  “是呢,我家振远这次给大姐添麻烦了。多亏博文费心,这孩子现在可懂事了,书也念的好,我爹娘都说啊,都是托姐姐姐夫的福啊。”三舅妈说的也很诚恳。

  原本,三舅母对振远一直留在杨家读书,还有些意见,但这次回去,看到振远进步这么大,也打心里对博文感激不尽了,也赞同三舅舅对姐姐姐夫家的态度了。

  就是振远的姥姥姥爷,对振远到杨家堡上学,也没那么反对了。

  虽说三舅母家平时对孩子是惯了些,但谁不希望自家孩子有出息呢。

  “姐,要干啥?我来帮你打下手。”三舅母撸着袖子,拿着东西,就跟何杨氏往厨房走。

  三舅母虽然是在家比较娇惯,但成家这么些年了,干家务活也是一把好手。

  等何老爹一家、杨老爷子到了的时候,何家院子已经是人声鼎沸了。

  总体来说,何家的“燎锅底”办的是成功的。

  因为不是在农村,家里办酒席的时候,桌椅板凳、碗筷不够的时候,还可以满村子去借,可何家现在在县城,旁边邻居看起来没那么熟悉随和,何名礼也就歇了去打扰的心思,之前带礼物去拜访,也算是全了礼数了,再多的也不强求。

  所以这么多人,即便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最后还是分了三拨才吃完饭,好在大家都是亲戚,也不会计较。

  之前最让何杨氏担心的曹氏,虽然整个吃饭过程都黑着脸,但到底没在桌上也没闹出什么事。即便,偶尔说两句酸话,被杨唐氏不软不硬的怼回去了,也没有继续纠缠,这让何名礼一家都送了一口气。

  从心底里来说,要不是担心被人说闲话,影响博文的名声,何名礼都不想请曹氏的。

  除了曹氏一个因素,杨家和何家的其他人,就和谐了许多。

  因为名礼平时就与杨家各兄弟相处很好,杨家舅兄们也把他当自家兄弟看,再加上,眼看着博文就要有出息了,大家也就更加愿意与大姐家交好了。

  所以,虽然坐的挤了点,女人孩子还分了拨吃的饭,但因为饭菜做的味道好,点心也多,大家都吃的心满意足,气氛也很融洽。

  何杨氏带着清扬,给各家准备了大人小孩都照顾到的回礼:两坛子酱,一坛肉酱,一坛虾酱;一块布料,一匣子肉干,四色糕点小吃。

  因为冬天天短,何老爹和杨老头一家吃完饭,稍稍坐一会,就先回杨家堡去了。

  而几个舅舅们,却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其中,三舅舅还喝大了,在家里留宿一宿,第二天才回的家。

  而何家的火墙和火炕,成功的闪瞎了大家的眼,纷纷要求何名礼帮忙做一个。

  火墙太麻烦又费材料,火炕就很好,不占地方,还省了个床。那个炕眼,晚上还可以炖个汤,温个热水什么的,方便的很。

  名礼也答应,有时间带四郎和罗叔去帮他们盘炕。

  后来,这个火墙和炕,在邗江县逐渐流行起来,还让刘家兄弟赚了不少钱呢,这是后话。

  *******

  何名礼今天也喝多了。

  “大梅,大梅,你高兴不?”晚上躺在炕上,何杨氏帮他擦脸时,还呵呵的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