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077章想要存钱

    小如便把那个营业员的姓氏告诉杨大婶,让她自己和那个营业员说,然后拿了河鲜和青菜回去做午饭。

    这一晃就做了有半个月的生意了,手上的钱越来越多,藏都没地方藏了,小如想把这些钱都存起来。

    可是八十年代怎么存钱她不知道,得去银行问问才知道。

    中午卖完午饭小如带着小见先去了一趟供销社,那个营业员非常守信用,果然带来了她亲戚自己做的白砂糖。

    小如尝了尝,很甜,当场就买下了十斤白砂糖,并且还告诉她,她介绍了杨大婶也上她这里买白糖。

    那个营业员的亲戚做了白糖愁销路,因为农村人平常是舍不得花钱买白砂糖的,虽然过年流行送糖,但是送的是红砂糖,基本上没人送白砂糖。

    小如给她介绍顾客无异于雪中送炭,那个营业员很感激,说:“你下次再来买我的白砂糖,我每十斤送半斤你。”

    小如很讲义气:“我买十斤你送半斤,你对杨大婶也这样优惠可以吗?”

    那个营业员略一思索就答应了:“可以的、可以的!”小如这才带着小见去了银行。

    那个年代的服务窗口服务态度可真差,银行的几个工作人员见小如姐弟两个穿得破破烂烂都不愿意搭理他们。

    可小如不是那种你不搭理她她就会难为情的离开的女孩子,站在柜台前像个复读机似的不断的重复着怎么存钱这个问题。

    那些清闲的勾着毛衣的柜台人员终于有一个沉不住气,抬起头来鄙夷的盯着小如:“想要知道怎么存钱,前提是必须得有钱,你有钱吗?”

    小如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钱来,揶揄道:“我没有见到过钱,这些是不是钱?”

    所有的柜台人员全都惊讶得瞪圆了眼睛,这一大把钞票少说也有七八十块!在农村这钱不少了!

    那个鄙夷她的工作人员脸上流露出几分不自在,终于告诉了她存钱的流程,和小如后世存钱有很大的不同。

    八零年代没电脑,那个时候每位客户银行都有账本和卡片账,全都整齐的码在格子箱里。

    并且那时候存款种类非常少,基本就是活期、定期。

    活期有存折,定期一般是存单。如果客户的存折、存单丢失了,银行就凭账本、卡片账、存单存根等寻找客户的原始存钱信息。

    那个年代也没有身份证,开户是凭户口本。那个时候没电脑当然也没有密码,有些是凭个人印鉴当“密码”。

    就是客户开户存钱的时候,留一个个人的印鉴样本在银行,以后取款用印鉴,相当于现在的“密码”。

    而且那时候的存折每进出一笔,支出收入利息多少,都得算盘打出来,人工写上去。

    说真的,小如觉得一点都不安全,而且她总觉得人工计算会出错,但她没有选择,不把钱存进银行放在身上更不安全,毕竟身上的钱不少了,弄掉了或是被偷了,她都会疯掉的。

    可开户必须得出示户口本,这还真让人头疼!她姐弟几个的户口也不知是不是和所有林家的户口在一起,如果在一起的话,想弄来户口本还得费不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