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3章 护羌校尉部的会议

    夏公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义从胡除了重新归附大汉,还有别的选择吗?”

    夏育问道:“但是护羌校尉部没有粮食,义从胡不会归附。”

    窦辅继续说道:“没错,义从胡最缺的是粮食。但是护羌校尉部恰好相反,不缺钱,只缺粮食。我私底下问过陈太守,受叛乱影响,今年的粮价上涨,不过由于平乱及时,并没有大幅度上涨。例如粟米每石的价格只涨到了三百钱。

    我们只要拿出一半的钱,所购买的粮食就足够让义从胡吃到秋收。而另一半则不必动用,平定先零羌后,叛军从令居掠夺的钱粮必然要返还,足够应付护羌营和屯田弛刑士的日常开支了。”

    窦辅有些后怕,先零羌的大豪滇猛如果再大方些、来个“平均分配”,把财物粮草分下去,拉拢住义从胡,那还真的难办了。窦辅自认为,按照原计划,当时乔装打扮混入金城郡府所在的允吾,只是为了浑水摸鱼。谁知道歪打正着,不但直接救出了被挟裹的陈懿等人,还由此引发了滇猛弟弟滇雄的负罪自杀,从而间接分化瓦解叛军,让义从胡和先零羌彻底变成了对立的两方,更使得大汉有机可乘。

    同时不得不说一句,多亏了皇甫嵩,他拼尽全力筹措的一千万钱,对于凉州来说真算得上是“及时雨”,大大缓解了凉州的财务窘境,也让护羌校尉部有了更多的选择。

    夏育对窦辅的计划非常满意,决定派他去沟通义从胡的归义事项。为此,夏育还专门跑了一趟陇县,和刺史杨雍共同拟定了一项公告,许诺只要义从胡归附,就马上开仓放粮。回到令居后,夏育将护羌校尉和凉州刺史两人盖过印的正式公文授予窦辅,以便他说服义从胡的几个首领。

    窦辅临行之前,一个少年从金城赶到令居,指名要见他,还带来了金城军候麴胜的一封信。

    “你是麴军候故人的儿子?自愿应征入伍,愿意加入护羌校尉麾下?”翻开麴胜的信,窦辅看了开头,问少年道。

    “正是!小子家父曾经跟随段太尉,讨平羌人,回家后。如今段太尉虽然故去多年,但夏校尉仍在,小子也仰慕已久,因此特来毛遂自荐,从军入伍!”少年昂首挺胸,自信满满。

    窦辅终于看到最后,惊讶道:“你就是武威郡的侠义少年张绣?”窦辅听武威郡守提起过,武威郡的祖厉县,有一位少年仅凭一人一矛,救下了被数十个羌人围攻的县中小吏,后来被举荐为孝廉,破例提拔,在县中掌管治安的贼曹任职。

    张绣有些意外:“胡都尉知世间有张绣耶?”

    ……

    三天后,窦辅带着公文赶赴湟水,那里是湟中义从胡的所在。为了确保自身安全,他还带了五十个装备齐全的弛刑徒。当然,张绣也跟随着窦辅,一同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