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8章 秘密聚会

    青年听到“许先生”归来,连忙站起身来,迎接这位“许先生”。两人见面,青年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如何,南方那位同意了么?”

    许先生一脸骄傲地答道:“在下幸不辱命!那位君侯已经许诺,只要事成,则拜公子为车骑将军,待到一统中国,则必然由公子做大将军,并兼领尚书事!”

    在与南边那位君侯的沟通中,许先生提出的所有条件,都得到应允。他不由得感到惋惜,只可惜自家公子不姓刘,否则讨个诸侯王的封爵也不是什么难事。

    计划进展顺利,青年喜笑颜开,随后转头问老者道:“公矩先生,若是事成,我愿举荐先生担任司徒一职!”

    老者顿时掩饰不住面上喜悦之色。司徒乃是三公之一,朝中重臣,他一介白衣之所以要参与这位公子的谋划,也是为了子孙后代着想。谁不想兴旺宗族、世代二千石呢?眼前的这位公子,不也是数代之前,才逐渐做到公卿之位?

    按压住内心的兴奋,老者想起计划中的一处疏漏,又补充道:“公子要行非常之举,还是要等候合适的天象征兆。根据老朽观测,中平二年十月时,有客星出南门中,昭示国内将有兵事,也许正应于今年。”

    青年闻言更加欢喜,但中年儒生却怀疑道:“圣人云,子不语怪力乱神。我等跟随公子谋划,尽心尽力即可,何必守候虚无缥缈的天象?”

    老者有些不快,青年见状连忙从中调和,为中年儒生介绍了老者的事迹。

    “公矩先生观测天象,言无不中,因此我才特别邀请,为我谋划。

    陛下继位当年,公矩先生观测到太白在西方,入太微,犯西蕃南头星,于是预言宫门关闭、大臣遇害。果然,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由于消息泄露,反而被曹节先假借天子名义捕杀。

    再者,光和三年冬,彗星出狼、弧,东行至于张乃去。公矩先生预言,将有兵乱。而四年后,果然不出预料,京师派遣重兵,平定遍布天下八州的太平道之乱。”

    中年儒生一时间哑口无言,他虽然从来不信天象,但青年却深信不疑。不过,只要四方准备妥当,无论是天象利于起事、或是不利于起事,都不会改变结局。

    “黑山贼头目众多,各自对立,不宜作为主要兵力。还是需要以冀州兵为主,但冀州兵大多掌握在别驾沮授手中,让王文祖必须想方设法收回兵权,以免误了大事。”青年提醒老者道。

    北方需要仰仗冀州士卒,因此需要王芬收揽兵权。南方那位君侯麾下,大约有一千余人的护卫,周边郡县官吏中也有许多是出自公子家族,那位英武青年也没有太在意。

    见中年儒生和老者没有再提出建议,堂上的青年便解散聚会,众人各自离去。老者走出这处偏僻宅院,来到邺城大街,计划从北门出城。

    这时迎面走来一个少年,望见老者,惊讶地说道:“可是公矩先生当面?晚辈广平沮宗,家兄乃冀州别驾。公矩先生难得来一次魏郡,且容晚辈尽地主之谊,如何?”

    这位老者有些心虚,强笑道:“沮公子盛情相邀,老朽愧不敢当。此次来魏郡,是应了一位友人的邀请,待到会面过后,再登门拜访。”

    沮宗并不奢望这位“公矩先生”能直接到他家中做客,因此也不失落。他来到刺史府,对沮授提起了路上的偶遇。然而沮授却皱了皱眉,他对这位“公矩先生”并无好感,还斥责了沮宗,命令他不得再与老者接触。

    “襄公矩不过一个方士,假借星象散播谣言,蛊惑世人。这种小人,路上遇见本应当远离,你却反而邀请他上门做客?我看你的书是白读了,明日我就写信给青州的康成先生,请他来好好教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