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三章


    “明明是姐妹,你怎么就和她半分都不像呢?”

    梁臻穿衣,语调惋惜又讥讽,“果然,不是正主儿食之无味。”连丝恬趴在床上,手狠狠捏紧了锦被。今日这一切,都是连笙这个女人害的她如此!

    原本与易千城有婚约的人是自己,是她抢了自己的姻缘,自己才会沦落到这般境地!她好恨!恨不得将连笙那个贱人千刀万剐!

    ……

    连笙写好了信,过了两日,大氅也全部做好了。她自己动手把衣服包上,又将信放在包裹里。

    绿儿在旁边忍不住掩唇笑,“姑娘心意这般真,将军知道了定会开心得合不拢嘴。”

    因着这件大氅,连笙被他们调笑了许多次,闻言她不恼,回头冲绿儿一笑:“再多嘴就随便给你指个人,把你嫁了。”

    绿儿吐吐舌|头,嘴里嘟囔“姑娘好狠的心。”

    连笙将东西放好,去找宋元。宋元大人仍是不待见她,但因着将军走前有吩咐,让他听夫人和姑娘的命令,因此虽然沉着脸,但还是行了个礼。

    “宋大人可有将军的消息?”

    “并无。”宋元目不斜视,如实回答。

    “烦请宋大人将这个交给将军。”连笙将手中的包裹递过去,宋元总算给了她一个眼神,皱眉看着连笙手中的东西,像在看什么洪水猛兽。

    连笙解释道,“夫君走前说,可以让宋大人帮忙传信。”

    宋元听见自家将军的名号,总算是不情不愿地打算伸手。就在这时,一个卫兵慌忙跑了过来,“大人!大人!出事了,您快去通知将军。”

    宋云呵斥道,“规矩点,什么事慌慌张张的!”

    那卫兵喘了口气,道:“颍东,颍东那边出事了,方大人被杀,除了幸存回来报信的几个弟兄,其余兄弟全都死了。”

    宋元上前几步揪紧他的衣襟:“你说什么?方牧死了!”

    连笙手一颤,几乎握不住手中的包裹。方牧死了?那个一脸憨厚,忠诚老实的将领……而且还死在了颍东?

    “回来报信的兄弟是方大人的手下的兵,他们说在颍东的营地被突袭,方、方大人死在了城郊……”

    宋元不可置信地后退了两步,他与方牧同是将军的下属,多年的兄弟情谊让他不敢相信这个事。他压下心中的惊痛,招来一个士兵:“你去,告诉将军,颍东生变,方牧……身亡。”

    士兵领命离开,连笙抱紧了包裹,拦住来报信的那个卫兵:“你等等,你说方大人死在了颍东,他、他是怎么死的?我要见见那几个回来报信的士兵。”

    “属下不知,只知道如今颍东的掌权人,是连城主。”士兵道。

    连笙猛然睁大眼,他这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是连城主出尔反尔,背信弃义,设计杀了方牧。宋元在一旁听着,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冷冷地对连笙道:“夫人还是别添乱了,好好待在府中。”

    连笙脑子一团乱,又惊又悲,没去理会宋元语气里的刺。她抱着包裹回了院子,心中疑窦渐生。她了解自己的父亲,绝对没有那个胆子敢对方牧下手。哥哥不可能会出手对付方牧,唯一的可能,就是这背后还有其他人参与。

    连笙越回想越难过,当初在颍东,是方牧奉命守着她的院子。那位大人忠厚果敢,从来没把对颍东的仇恨加在自己身上。她记得他还很年轻,可是如今……却死在了颍东,再也回不了自己的家乡。

    连笙湿了眼眶,柳嬷嬷拿了糕点回来就看见姑娘这般神不守舍的模样,忙道:“姑娘怎么了?出去一会儿回来“怎么哭了。”

    绿儿在一旁欲言又止,连笙擦干泪,对柳嬷嬷道,“嬷嬷帮我准备纸笔。”

    她要写信给哥哥,问清楚究竟发生了何事。方大人不能白白死去,颍东也再背不起背信弃义的罪名。连笙的手在抖,但她还是尽快写好了信,交给柳嬷嬷,“嬷嬷想法子将这封信交给我大哥。”

    柳嬷嬷皱着眉,忙出门办事去了。

    连笙心里不安极了,她其实更想回颍东看看,但如今恰逢多事之秋,易千城远在封幕,她不能贸然离开,给易千城添乱。逢乱世,没人护送很危险,再者连笙也不愿分出城主府的兵力,让易环处于危险之中。

    现在只能等哥哥的回信,连笙看着桌上没能送出去的包裹,心里突然涌上三分难过。

    柳嬷嬷很快又回来了,忧虑地问连笙,“姑娘,这是怎么回事?宋大人不让老奴往外递信,还让老奴带话给姑娘,说是让姑娘安分些。”

    宋元这般做,看来是彻底不信任颍东的任何人,担心给颍东传任何不利于沙棘的消息。

    连笙接过那封信,握紧了拳,她如同困兽,被困在这小小的宅子里,什么都不能做。

    颍东到底发生了什么?易千城他……知道以后,会很难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