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072:这笔钱谁也不能动


    要是没搭上邺王世子,程卿都要赞同大娘子的想法,千金散去还复来,花银子能替程知远翻案,这个家的根本危机才算是解除了。

    可她这不是搭上了邺王世子了么,疏通一百个关系都不如一个邺王世子重要。

    要给邺王世子送银子?

    程卿不敢啊。

    那病娇可不是银子能收买的,堂堂世子,哪里缺这几千两银子!

    “大姐,母亲说的对,这笔银子不能动,除了你之外的任何人花这银子,外人都会议论。我们一家骨肉至亲,哪能因为银钱起了嫌隙,我们也不能放这么多银票在家里,我想替你将银子换成田地,每年都有固定的出息。不用心经营,金山银山都要花空,用心打理,五千两银子能变成更多!”

    程卿说要替大娘子买田柳氏是赞成的,可南仪县的田地太不好买了。

    “母亲不用担心,我会让人打听的,也不是要一口气都花出去,能买多少算多少。只是我有个提议,不仅是大姐要学着打理这份产业,二姐和三姐也要帮忙,什么女红厨艺要学,但都算不上女子安身立命的本事。”

    女红做的好的确是一门生计,但专业绣娘都把这饭碗端不了一辈子。

    厨艺什么的,会是锦上添花,不会也没什么,有银子还怕请不起厨娘?

    同理,指望着出嫁后靠丈夫,丈夫可能会变心。

    想靠儿女,谁能保证儿女足够孝顺?

    把自己的嫁妆经营好了,日子不会过得太差,丈夫不如意,儿女不贴心也没啥,兜里有钱,心中不慌!

    程卿一番话把三个姐姐说的跃跃欲试。

    柳氏头疼,“小郎,你姐姐们哪里能抛头露面!”

    都退过一次婚了,大娘子以后还要不要嫁人啦?

    可惜三姐妹在程卿的蛊惑下都迎来了叛逆期,对柳氏的话只当耳边风。

    特别是大娘子。

    以前很期待和表哥琴瑟和鸣,现在一退婚,觉得也就那么一回事儿呗。

    嫁不嫁人好像也没那么重要,程卿描绘的生活,显然更有吸引力啊。她能打理好生母留下来的嫁妆吗?大娘子想试一试,二娘和三娘也兴致勃勃,暗暗发誓要帮大姐守住这笔银子,不能让大姐的银子越花越少。

    程家,完全没有退婚的低落气氛,一家人是越说越有精神。

    但外人不这么想啊!

    特别是看程卿家不顺眼的人。

    听说大娘子被退婚,二房的朱老夫人连胃口都好上三分。

    周嬷嬷凑趣奉承,拿大娘子被退婚的事当笑话讲:

    “齐家倒是精明,忍了一时骂名也要甩脱那家子,长眼睛的都能看出来那家人是翻身无望了,灾银贪墨的案子还没结,又狠狠得罪了俞家,在宣都府哪有什么前程可言呀!”

    可不是么。

    朱老夫人深以为然。

    俞老太君的帖子都送到了二房府上,要邀朱老夫人去庙里上香。

    二房和俞府来往不多,从前也只是程珪和俞三两人要好,要多谢程卿助推,把俞老太君推得倒向了二房。

    朱老夫人特别能理解俞老太君,将心比心,若谁害的她孙儿程珪被赶出书院,她恨不得剥对方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