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六章 血虚


    婆媳俩这些年可是给折腾怕了,钱流水似的花了不少。病却没半分起色,愁得头发都白了,半分办法都没有,只能一直拖着。

    现在听到傅紫萱说要给媳妇把脉,直觉萱丫头能把媳妇的病治好。婆媳俩连带紫华小姑娘都急急起身,要给傅紫萱行大礼。

    傅紫萱忙避过,陈氏也说这会折了孩子的寿,这三人才一脸激动地坐下了。

    傅紫萱走过去在柱子娘旁边的椅子上坐了,手搭在她的腕上,闭起眼睛感受起她的脉动来,很快就明显感觉到有涩感传来。

    那婆媳俩一看傅紫萱这一脸老道的样子,都不免升腾起几分希望来。

    片刻功夫,傅紫萱已是心内了然。扭头看到那一家子脸上的期盼。

    就开口问道:“婶子是不是经常会头晕,起床猛了还天旋地转的?蹲在地上一起身也会觉得眼前发黑?月事也是没有规律,有时多有时少,有时甚至没有?”

    柱子娘一听鸡琢米似的猛点头。陈氏也是只听说自家女儿会医术,还没见过女儿诊过病人,现在一看自家女儿有模有样的样子,不免有些与有荣焉。

    自家儿女出息了,做父母的总会感到高兴。现在听了傅紫萱的这一番话不免也在旁仔细听了起来。

    傅紫萱看了众人一眼,稍微组织了下语言,尽量说一些能让她们明白的话。

    于是说道:“婶子其实不是什么大的毛病。主要是年轻时太过操劳了,加上营养跟不上,哦,就是常年吃不到好的东西,身上有些血虚……”

    “血虚表现为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多梦,月事不调,而且还会疲倦乏力,头发枯黄……加上婶子生产后又没能把身子调养好,所以总觉得浑身无力,饭食不香,又常年得不到好的休养,只觉越来越没精神,越来越无力……”

    那刘氏听了也不说话只一个劲点头。那李奶奶听了心里不免就有些内疚。

    这媳妇家境不好,从小就帮着带弟妹,家里和地里的活也都是抢着干,自小就是个操劳的命……

    嫁给自家儿子后,自家条件也不好,也是没那条件给她调养。嫁过来后也是早晚操持,生了柱子那年年景不好,也没能好好调养身子,跟着自家儿子四处打短工,把身子熬坏了。

    那李奶奶想到这不免觉得有些对不住这个儿媳妇。自己虽然不是那种为难媳妇的,但媳妇在自家也是跟着过苦日子,没一日清闲。不免在心里哀叹了好几声。

    傅紫萱看了这婆媳俩一眼,又说道:“这血虚虽然不是什么太大的毛病,但是也最忌劳损过度,平时不可太过操劳。我一会开药方给你们,再给你们拿一些补血的人参养荣丸……”

    “平时还是要多注意休息,一会我再教婶子一套打坐调养的方法,婶平时在家自己没事就打坐调息。有太阳的时候多出来走动走动,晒晒太阳。”

    “平时太贵的药吃不起,但是像一些蛋类、鸡肉、木耳、菠菜、大枣、当归、枸杞应该还是吃得起的。平时在家就多吃些。以后养了鹌鹑,每天下了蛋也跟着吃三到五个……”

    “药除了我今天开给婶的外,再加上我给婶的人参养荣丸,其他药就不要吃了。这病还是要靠平时多休养,多靠食补,吃多了药反而不好。”

    傅紫萱说完就去拿笔墨开药方。自已空间里其实有各种药材,但是自已开了这个先例反而不好,以后估计会有很多麻烦。

    傅紫萱转身去开药方了。那一家人都是一脸感激地望着傅紫萱的背影。那刘氏一听自己的病有望治好,早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自己这病拖了这么些年,把家都拖穷了。有时候自己都不想活了。现在听到自己的病不是大毛病,还能治好。心里是一阵阵激动。

    虽然以前也看了好多大夫,也吃了好些药却总是不见好。很多大夫都开了好些贵的药让吃着,人参,当归什么的都有,就是总不见好。看来是想哄他们买贵的药,这些贵的药自家又买不起几回。

    不一会功夫,傅紫萱就拿着开好的药方进来了。傅紫萱开了个四物汤给她们,另又开了一副补充药方:当归15克,杞子15克,首乌10克,红枣8粒来当开水喝,一星期喝三次,能达到补血的作用。

    傅紫萱拿着两张药方,还有一瓶人参养荣丸递给那刘氏,刘氏一脸激动地接过去。傅紫萱看她并不识字,接过来又细细地给她念了一遍,还跟她说了回家怎么服用。

    那刘氏激动地一边听一边点头。傅紫萱又教了她一套太极推手,让她平时在家多多照着练调息。

    那刘氏一听对她的病有用,也顾不上别不别扭,忙忙跟着练。看来也是想早些病好,好减些家里的担子。

    好一会后,一家人才拿着药方千恩万谢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