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三零章 天下首牧 下

    第一三零章天下首牧下

    砰!——一声拍案的脆响在一片死静中的谨身殿之中响起。刚刚跑进来禀报的太监此时已经颤巍巍的跪在一旁,一停的磕着头,嘴里头不停的低声念叨着“有罪,有罪”——****有****的礼仪,大声喧哗是不能在天下政论至地出现的。

    紧接着,面红耳赤,怒气冲天的隆武皇帝指着还站在当道之上的秦弦武疯狂的叫骂:“秦弦武!你跋扈,跋扈!汝不为人子,不为人子!不忠不义,无耻!无耻!”

    偌大的大殿里头,就这样回响着如今大明天子的疯狂的怒吼,然而秦弦武站在当道上面,却是垂首无语。过了片刻,随着声音一声声减弱,秦弦武才缓缓抬起头来,一步一步的走向前,沉声说道:“陛下,今日之风潮,民众何止数万?各堂衙门,可有士绅奔走?臣纵然跋扈,臣纵然统御十万虎贲,臣纵然将那满洲大兵驱逐北返,然而倘若没有民心所向,臣也无法怂恿着数万民众游行。”“噗”沉沉一声,秦弦武停下脚步,站在御座之下仰望着隆武皇帝。

    眉毛微动,气息的喘伏却平息了下去,年近四十岁的隆武皇帝的皇帝已经没了那么般的潮红,他的眼神望着秦弦武,缓缓说道:“秦爱卿,我大明二百八十余年来,未曾听闻数万百姓干预朝政的。我华夏三千余年来,也曾没听过,哪朝哪代的百姓可以要求朝廷委任某人做首辅的。他们不识字,不读书,不知道道理,不知道三纲五常,不知道圣人大道,他们之行,倘若无人怂恿又岂能成势?朕身世坎坷,我是知道百姓们的,他们甚至连知府、知县甚至巡检司都不敢如此反抗,何况我南都朝廷,何况这天下中枢!你以为,朕会相信你吗?”话语落下,一君一臣就这样对视着。

    黄道周心中叹息,他有些埋怨隆武皇帝这样冲动,这样的时机,又怎么能针锋相对?纵然此时渡过了难关,倘若秦弦武已经心生间隙,有心发难,事出仓促之下,又怎样抵挡?

    黄道周摇了摇头,看着这满朝重臣都垂首低眉,一看就知道都是一心身居事外的样子。他艰难的从地上爬了起来,沉声说道:“陛下,臣以为,秦大人亦是一心为国,今儿个的事情,必是有奸小从中作乱,还请陛下息怒。至于秦大人今日莽撞之言…嗯,秦大人出身行伍,久经沙场,这利益有唐突之出,也是可以体谅。”

    隆武皇帝喉咙动了动,正准备接过话茬,秦弦武却此时出声说道:“黄大人此言差矣,如今风潮即起,倘若非民心民望如此,谁能搅动如此潮流?何况这南都百姓的请的愿是错的么?看看这大明朝,三万里河山,到了如今隆武这个日头,还剩下多少?何腾蛟拥兵自重,十万虎贲坐守湖南而不北攻,眼见着清军扎下根基四面出击!八闽郑芝龙,竟是亵du神器,以利私己。两广之地,听调不听宣,着命解押粮饷,如今南都尚未见一分一毫!北有建奴肆虐,南有乱臣割据,天下到了如今这地步,这南都百姓们错了吗?

    陛下以为,臣是为了一己私利,不错,天下之人皆非圣贤,不求财不求权,求的又是何物?臣惭愧,臣以凡人,臣亦爱权亦爱财,但臣不能坐视着满洲鞑虏入侵中原,臣不能坐视着天下亿兆百姓生灵涂炭。倘若臣还在他世,还有他选,臣决不愿…宁为盛世犬,莫为乱离人,这一年多来,臣….”

    双目含泪,秦弦武说道此处已经略略有些梗咽了,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个十九岁的男孩,说到底,这明末的世界太过残忍,太多的东西让他背负。

    但这朝堂之上,谁也不敢轻看他这个男人。——朝堂之上,谁人之生死不是他一言而定?哪怕是隆武皇帝…襄王尚坐一旁。

    三千里征战,数万虎贲出生入死,几经波折危难,用了大半年的时光,才有了眼下这个势头,也才跄跄的夺回了这千里土地,数府江山。

    武宁城下,数百弱旅与闯军精锐激战。南昌城下,七千之兵,而战两万老军。安池会战,面对着天下名帅宿将洪承畴。池州城头,在雨中看着金声桓与王体仁被建奴歼灭,而无能为力…

    死亡,离他并不遥远。

    黄道周垂首不语。

    “陛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亦乃臣之天下,亦乃百姓之天下,亦乃汉家之天下,亦乃天下人之天下。这滚滚风潮实为这大明天下到了危急存亡之关头,而非臣居心叵测。大明不改则鼎革,汉家不改则虏据,数千年之文明便要崩溃一溃,臣与陛下亦要成为万年口诛笔伐之奸臣昏君,亦如弘光与马士英。臣与陛下,与这满朝文武,亦如弘光朝廷。”秦弦武一言一语,浸入心脾,似乎具有魔力一般,让原本还有些躁动的隆武皇帝给安抚冷静了下来。

    秦弦武看着隆武皇帝,又看了看黄道周,转而说道:“陛下,今日亦非往日。臣跋扈,乃是为了大明,为了天下,为了汉家文明。陛下乃是太祖子孙,驱逐鞑虏,光复汉家之后嗣,然,大明非一家之大明。陛下何不妨与臣、与这满朝文武去午门走上一遭?看看这滚滚风潮,到底是怎样一般的模样!”

    此时此刻,秦弦武就像一个道学家,一个…直臣?或者忠臣?

    隆武皇帝无法反抗,这朝廷之上,已经被秦弦武所引导,谁也不敢公然反驳如今南都事实上的主人——至少不是毫无准备,根基未稳的现在。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何况这当道诸公,隆武皇帝?

    午门之前,如今已经是人山人海,超过数万,乃至十万的百姓已经在知情司与国子监学生的带领下集结一处,纷纷攘攘,到处都是人头涌动,或是受知情司雇佣的读书人、或是国子监的学生们,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朗朗的向着底下的百姓们宣读着早已背好的知情司纂写,秦弦武修改的演讲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