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三章 掌握 四


    监国车间越来越近,襄王看着匍匐在地的秦弦武,面色威严,然而心中却不禁一阵快感――寡人,才这匡扶天下,重振大明,再造寰宇天地的主宰!

    还是那座南昌城内那座永远不曾改变的最高权威建筑,此时的这座衙门已经成了大明监国朝廷的行在所在,也成了这大明朝仅剩的半壁江山的中枢根本所在。

    大堂之上,法度森然,威严天成,襄王监国高踞大宝,正笑着说道:“秦军门得我大明二十年来前所未有之对建虏大捷,可喜可贺可奖!”

    秦弦武此时也换了一副模样,出列垂身,恭声说道:“此全奈殿下洪福所致,臣不敢居功!”

    刘勋之出列说道:“秦军门居功不傲,此大将风范,然而国朝久不得此等大胜,不赏恩泽,不足以鼓军心,但臣以为,而今秦军门已加了左都督头衔,官至武官极品,不能再升了,可加太子少保,赐世替伯爵,以示殿下洪恩,大明天泽。”

    襄王听了微笑不语,只是看向这内阁首辅,大明文臣之首的邝昭,这倒不是不信他不信刘勋之,只是诚然如刘勋之所言,而今秦弦武已经官至一省总兵,加了左都督头衔在流品上已经升无可升,若是如今又加尊衔又给爵位,恐怕若是匡扶南京,乃至再立收复北京这样的奇功,恐怕就真的赏无可赏了。

    然而若是只给尊衔或者伯爵位,在时至今日这个伯爵满天飞,侯爷随便给的世道,恐怕就连襄王都觉得气息不足,是以只好望向邝昭这般久于官场的人物。

    但,邝昭只是垂首不语――既然已经定下了与秦弦武联姻之举,那么还想保持中立,全的权位,不落下把柄,那么只能行中庸之举。

    毕竟他是当朝首辅,虽说是嫁子侄给了秦弦武,然而只要行事稳妥,最多也只会让人以为是立场有些偏向而已――官场上的事,父子尚可反目,何况区区联姻?

    无奈之下,襄王笑着开口向邝昭问道:“此等大事定议,邝卿可有异议?”

    久于官场的邝昭也知这分轻重,缓缓说道:“臣以为,秦军门功劳至此,刘部院所请,乃是合例的。”

    襄王听了,面上一笑,道:“即是如此,着赏…”

    话语未落,已经被襄监国朝廷征召了的,而今官至户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的姜曰广道:“殿下且慢!臣以为,秦军门能文能武,臣以为如此干臣,当更加委以重任!”

    落针可闻,举堂侧目!

    无论是襄王还是邝昭亦或者满堂群臣,谁会想到姜曰广居然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迸发!

    赏爵又赏衔,你这姜曰广却还要且慢,还要重任――你到底还要什么?

    襄王心中一跳,大感不妙,然而仍然问道:“姜卿言下之意,不妨道来。”

    姜曰广斩钉截铁的说道:“臣请议,授秦弦武疆臣钧位――经略东南!”

    武官文职?

    举堂侧目,落针可闻!

    ――震撼!

    --------------------------------------------------

    ps:有位大大说可以用义勇军进行曲做动员,我觉得很好...好吧这句是废话,我是采用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其实战前演讲并不仅仅是为了演讲而演讲,很多东西作为一个新人是不好在书里议论的...这么说吧,有一段演讲写到了捍卫人民,写到那里的时候激动了,惶恐了...至于激动的是什么,惶恐的是什么,我就不多说了...写架空历史固然要yy,但我觉得,加入个人的思想才能让人有共鸣不是?

    这段算是我个人的创作的一个思想吧,在情节的需求之外加入个人的点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