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十七章 长歌-大江鼓声 下

    洪承畴抚须而下,沉吟之后,又问道:“承恩你的意思呢?”

    作为洪承畴幕僚首席僚属,张承恩自然是非常明白自家这个恩主的性格――中庸稳妥,好纳他意,每当考量的时候,便是抚须而下。

    故作沉吟,左右猜测一番之后,张承恩才缓缓开口道:“恩主,安庆为我军必守之地,秦弦武断然不会不攻,眼下作为,那已经是摆明了阵势是要派军攻伐安庆!幕下以为,而今安庆境况,池州总兵于永绶三千兵再加上王体中的四千兵马也只是堪堪能挡住金声桓而已,若是秦弦武再调一营兵马上去,这安庆就只能困守城防了,若是如此,恐怕战局不妙。”

    张承恩跟随洪承畴已有了七八年的光景,从征战关内剿匪,到辽东松山之战,他都尽数跟随在侧,论到这战局推演,那也是一等一的人物,放出去为一方巡抚疆臣,那也是绰绰有余!

    脚步停下。

    洪承畴开始沉吟,张承恩的话他不的不考虑,然而他清楚,张承恩也清楚,张承恩给的话,给的策,都局限在安池战局里而已――作为一个资深幕僚,张承恩十分清楚,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时候是要点到为止的。

    毕竟作为幕僚,你的建议只能局限在洪承畴给的题目里,更远大的,那不是他该知道,该想的,也不需要想的――作为一代大才,洪承畴所需要的正是点到为止即可。

    这也是洪承畴十多年来幕下人物走了几轮,然而张承恩与几位有数的人物能够存在到如今的诀窍之一。

    从远局来看,决战安池对于清廷、对于东南、对于洪承畴都是非常愚蠢以及不合时宜的,此次移师西来,美其名曰是西征讨伐不顺清廷之人,然而根本目的一来是安定东南潮流,二来也是备防牵制赣省。

    而如果要拖延战局,赢得时间,那么施行焦土政策,保存兵力就是十分关键的所在,同时,如果想再安庆池州一带获得相当的战果与时间,那么安庆是绝对不能有失的。

    然而仅仅依靠七千兵马,诚如张承恩所言,清廷挡住金声桓的四千精兵已经是竭尽所能了,一旦明朝方面增兵,以保存兵力为上的清廷只要放弃安庆,缩回池州,然后一地一战的往后走――然而一旦局势落到了这么个地步,那么洪承畴给定下的胶着四十日的方面大略,就只能宣告破灭。

    很显然,如果不增兵安庆,那么安池会战,那么就会在十数日之后草草的落下帷幕。

    然而如果要增兵,在已经派出了四千还能打的王体中的兵马的情况之下,如果调战力更是一塌糊涂哦的江防营很显然是于事无补的,而调江苏镇兵…洪承畴没有把握能够全身而退了。

    考虑一番之后,洪承畴最后还是决定形险,缓缓说道:“张军门,本阁部命你率本部五千兵马北上安庆,统摄安庆防务,务必保我江北周全,保我四十日大计圆满!”

    张承恩与张天禄对视一眼,心中都是一紧,作为两个聪明人,很显然他们也看出了如今的形势。

    而在这一处江南巧妙锦绣的数百里之外的雄浑滔滔大江之上,这段千百年依然如故的江水,似乎又响起了已经许久不曾听闻的阵阵战鼓。

    浪花已久,历史尘埃,英雄已折无数矣。

    ps;我向来还是比较守信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