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二节 黯然


    普陀山距离长安不是很远,位于大唐国境,在东边沿海的一个岛上。箫云凌没有从驿站传送,尽管驿站平稳安全,可是他等不及了。而是直接跑的国境线上,然后马不停蹄的跑向普陀山。

    普陀山和女儿村一样,也是只收女弟子,但不一样的是普陀山允许男子自由出入,因为普陀山理大唐国境很近,经常有些信徒来此烧香请愿,所以谁都可以自由出入,甚至是魔族的弟子,只要不闹事,观音姐姐也是不管的。

    普陀山的门派传送仙子对箫云凌的来一点也不吃惊,传送进去普陀山后,对着箫云凌说:“你是箫云凌吧?观音姐姐在里面等你。”

    这次轮到箫云凌吃惊了:“观音怎么会知道我?”

    传送仙子也摇头说不清楚,箫云凌好奇地走进普陀山,但见青石小路,绿竹山石被绿水环绕,隐藏在竹子后的小鸟不停的喧闹叫嚷,然而使普陀山更显幽静。穿过一座竹子搭起的门,见一山洞,上面是三个红色的古篆体:“潮音洞”。旁边是两幅对联:“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观世音”。

    箫云凌放轻脚步,走进潮音洞。只见观音姐姐端坐在座莲之上,托着净瓶,一脸慈祥之色。微笑着看着箫云凌,说:“数日前东海湾见你的气质行为使我想起一位故人,但不敢肯定;今日见你早已拜入女儿村,放敢肯定必是故人相助。”

    箫云凌想起自己的美人儿师傅,尽管她什么也没有教自己,但帮助他加入女儿村已经足以让他铭记感恩。而且孙婆婆和观音大士都和她相熟,而自己竟不知道她的名字。于是问道:“观音大士,你能告诉我她的名字吗?”

    观音笑道:“她不告诉你自有她的本意,以后你总会明白的。甚至她将宿命轮回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你不懂也不必多说,以后会自懂事情始末的。”

    箫云凌本来挺好奇的,但见观音不愿多说也就不再说这个,又想起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无忧无怖,无欲无求的谜语,便问道:“观音大士,既然人性不生,又何来灭?人生百态,人性万态,有垢污,有干净,有担忧,有害怕,有***,有追求。这样的才是有不同,才可以说是人性。物虽无灵却有其性,物之性就在于“求我生存”,我曾经听闻兔子不吃窝边草,便是自保的方式,人为自保,必定是在提升自己的实力,势力。期间行为难免垢污,追求难免有贪念。而万物皆空,又如何是本性?”

    观音笑道:“恶念使人性堕落,自不必多说,无恶之心才是正道;而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去做事都是觉得对觉得善才会去做,即使他正在做杀人放火丧尽天良的事的时候,心里面都在对自己说,我这么做是对的,因为什么什么我才会如此做,绝对是有意义的。所以恶会因善而起,善也是不必.....今日之事,你的同伴怨你恨你,皆因他们有自私之心,也因你有善之心。若他们无恶,自然不会怨你恨你;若你不善,自不会以善之心而苦恼......”

    箫云凌似懂非懂,最后还是告辞离去,尽管心底迷茫,但至少不再黯然。

    若我有善之心,自当原谅他们的恶;若我无善之心,自不会因此苦恼。

    思之未明,行则必乱,想来终究是不明白,箫云凌索性放下不再想,准备去过二十五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