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章:熟悉陌生的环境


    天!!!

    竟然有三个太阳!

    确切的说是有三个发光体,分列在左中右三个位置。每一个光都没有太阳那么耀眼。白沙甚至可以直视它们。

    也难怪,要是它们三个有太阳那么大的能量的话,这里还不被烤熟了。

    三个太阳并不是一般大。

    猫的方向感一向都是最强的。如果这里的两极跟地表是一样的话,那么,从东到西,分别是小太阳,大太阳,小太阳。最小的那两个大概只有地球看月亮的三分之一。

    为了区分这三个太阳,白沙想起了大学的时光。那么中间那个最大的就叫:大一。东西两边的分别叫大二,大三。

    极目远眺,四周郁郁葱葱的全是树。东边的最远端波光粼粼的,应该是一条河或者一个湖泊。旁边就是一座山。看不出有多少米高。其他方向除了树还是树。

    现在白沙对这里的环境大体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

    地球的内部,有一个巨大的内核。它与地壳之间有一片中空地带。至于这个中空的距离有多少,现在还不知道。

    从往远处看的情景看。这个内核和地表一样,也是一个球体。通过观察三个太阳的位置,白沙得出一个结论。

    这个内核表面,黑夜的时间不会太长。左右两边的小太阳照射的范围很大,内核背面的面积就会很小。

    从白沙呼吸空气的舒畅性看,这里空中氧气的含量比地表要高。这也解释了这里的动植物都这么巨大的原因。

    如果内核和地表之间是完全中空的,那白沙怎么才能从这里出去。

    白沙很明白,他根本就不属于这里。

    在地表,白沙这个体型都处于食物链的中间位置。在这里白沙也只有被蹂躏的份。

    如何生存下来才是白沙最应该考虑的。然后才是如何离开。

    翘着四条腿冥想了大概一个多小时,白沙知道必须要下去了。在这个毫无遮掩的树顶,空中的掠食者很容易就能把白沙当成它们的晚餐。尽管现在还没有发现它们。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100多米下去,可要了白沙的小命。还没20米,脑袋已经充血的发胀。感觉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实在坚持不住,找个树杈休息一下。

    真是上天眷顾,在树杈的下方有一个洞。看看四周光滑的表面,肯定有活物从洞里进出。这下好了,如果对方没有反抗能力的话,正好可以安慰一下白沙一直被委屈的胃。

    小心翼翼的探进头看看。洞深50厘米,底部赫然摆放着四只全身灰白的蛋。比鹅蛋还要大一号。

    看到这一切,白沙想都没想,

    跐溜....

    头都没敢回的一口气跑下去30多米。

    好险。

    调转身看看上面,感觉能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

    在树上筑巢的鸟类是鸟里面最聪明的。这种还没有孵出鸟的蛋是万万不能贪心的。雌鸟一定就在旁边的树上保护它的孩子。

    之所以离开巢穴,应该是里面的温度刚刚好,不用再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它们。

    要是洞里是幼鸟的话,白沙这次就没命了。雌鸟一定会把白沙当成它孩子的晚餐。

    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了地表。眼前的草已经被怪物吃掉了足有半亩地。而怪物早已经不见了身影。

    最后一个太阳大二就要落到地平线下面了,西边的天空火一样的红。连树木都被映成了红色。

    白沙要在这里度过第一个夜晚了。不知道这里的夜晚对白沙来说是温馨还是噩梦。

    树上有鸟,这里不安全。要往前走一段了。

    肚子不争气的叫起来。已经整整一天没有吃东西了。加上在地表的一天,白沙现在已经饿的眼睛都不想睁开。

    可是,这里能有什么让白沙吃呢?

    正在犹豫的时候,一阵嗡嗡的声音传来。白沙第一个反应就是赶紧躲起来。没时间多想,看到旁边的草丛就钻了进去。

    等声音越来越近,白沙才看清飞来动物的真面目。

    这不就是蜻蜓么。

    只是比地表的大一号。大约30厘米长,7,8厘米宽。两只眼睛快赶上白沙的头了。

    哈哈,

    虽然蜻蜓算不上美味但也够白沙吃几顿了。

    也活该这个蜻蜓做白沙的盘中餐。

    它竟直冲白沙这片草丛飞来。

    等它看到一动不动的白沙。竟没有立即飞走,而是慢慢的观看。像是欣赏一件稀世珍品般自在。

    也难怪,估计它从没有见过世界上会有叫做猫的动物。体型又跟它差不多大。没必要这么害怕。

    这可是好奇害死蜻蜓了。活该你倒霉。

    白沙双腿用力一蹬,两只前爪狠狠地抓住了蜻蜓的翅膀,对准脖子就是一口,蜻蜓在带着白沙扑腾一阵后,一头栽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