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2章 太学书


    王美人不该这么明显地和她来往才对。

    永清握住她的手,问道:“美人要我救命,救谁的命?出了什么事,为什么?怎么救?”

    “妾身思来想去,这宫中只有公主您可以写信求皇后娘娘了,只有您能救妾身唯一的弟弟!”哭地一塌糊涂的王美人得了她提纲挈领的发问,虽然依旧眼泪簌簌,口齿却逐渐清晰了起来,“昨日陛下宣布在西京重立尚书台,今晨朱雀门前突然出现了一卷谏书,不仅指责陛下另起中朝,还说陛下放权外戚、重用宦官、包庇被俘的赵氏二人,陛下看了,勃然大怒,派刘常侍严查此事。”

    意思是这谏书骂了皇帝不说,还骂了蘧皇后、许长歌梁符的尚书台、刘骑等常侍宦官,还踩了一脚暂时失势的赵昭仪。

    任谁听了都倒吸一口凉气,永清不由蹙眉:“这到底是谁写的,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光了,不过倒也颇为可敬。”

    “可敬什么,”王美人悲咽一声,“半天功夫不到,刘常侍就说查到了,竟然查到了太学头上!赵中郎带着羽林中郎将直接将整个太学封了起来,结果搜出了一卷有五百多名太学生联名的谏书草稿,妾身的弟弟,也被牵连其中,然后刘骑就告诉陛下,说是妾身弟弟他们要谋逆——”

    太学。

    她才倾注希望的三个不器俊才。

    永清迅速道:“若我为美人修书一封,美人家中可有途径加急传达入朝?”

    王美人来求兰林殿已是病急乱投医,她知道自己这些年仿佛西京一枚废棋,半点儿用都没给蘧皇后帮上,还多次为明哲保身推脱掉了朝京传来的任务,几乎不对永清抱有希望,但如今见曙光在即,她心中又愧疚又激动:“有的有的!”

    永清立刻将那张帛书划掉开头,重新书写。

    “妾身昔日也是迫不得已……”王美人在她旁边一边给她磨墨,一边忏悔,“王家势小,女儿在深宫也只能做小伏低,否则恐怕连小命都会丢掉。可是妾身的弟弟不一样,他少有才名,被举入太学,从来只想当个忠臣,只想为天下苍生做事……”

    极度惊惶与悲伤之下,王美人对弟弟的描绘根本止不住,永清亦不由被她触动。

    永清书毕停笔,折好帛书,交给王美人:“一般刑狱大致十日内定论,此等大案或许稍有滞后,但我建议美人还是加急,最好五日内即达朝京。”

    五日,若非御批急文,寻常文书很难达到这个速度。

    王美人已然面色苍白了,永清几乎不忍心对她说出残忍的真言,她犹豫一会儿,仍道:“但是美人还是得作最坏的打算——刚才说是时日期限,是正常狱案的速度。”

    对面两只粉红盈泪的眼睛,呆呆地望着她,几乎不会眨动:“……什么意思?”

    “寻常案狱搜证也须好几日,这次刘骑半天不到就确定了。”永清尽量谨慎地斟酌用词,“但是,就算定罪——美人也还有机会,即便是死罪,也是秋官掌刑,不至秋分,一般是不会动刑的。”

    “公主大恩,王家永世难忘。”王美人噙泪颔首,对她行了大礼,便匆匆去递送书信了。

    苏苏唏嘘不已:“王美人真是可怜啊。她近来这般得宠了,陛下要动她的家人,还是半点儿招呼都不带打的。”

    “谁说不是呢。”永清深深叹气,王美人悬心降下去了一半,她的心又提起了。

    群上谏书,确实很像是太学那群激浊扬清的学生能干出的事,若是顾预、郑学和郑函亦牵涉其中——

    罢了。她几乎快肯定,依着他们的性子一定会牵涉其中了。

    “公主,给皇后娘娘送信来得及吗。”苏苏都不禁担忧。

    “连你也觉得来不及,”永清瘫在铺着枕垫的长席上,微微蜷缩起身子,“过了今夜,我们得和李长史一起去拜访一下许侍中和太子了。”

    但她想不到,留给王美人的时日无多,留给她的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