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079章 好风景恍然梦中 真心爱恰似蜜饯

    从莲花湖回来,秦雨莲心情忐忑不安。

    周归一也是一样,总觉得亏欠了秦雨莲什么的。他并非不知道秦雨莲的心事,却不知为什么心有顾虑,这也并非有九九的存在,而是冥冥之中有一种特别的东西在作怪。

    隔天,秦雨莲就约周归一,请他一起去一趟老家仁义乡。

    周归一爽快地答应下来,并且告诉了方小鱼,说:“过两天,我就要回大宥了,录取通知书应该快要下来。我想陪秦雨莲去她老家看看,怎么样?!”

    方小鱼一听,说:“应该去。她对你,对我,真是太好了。恰好,我哥嫂这两天请凤妹去我老家呢。”

    周归一笑了笑,说:“得之,你幸;不得,你命。心急吃不热豆腐。”

    方小鱼摸了摸脑壳,说:“信也好,不信也好,反正我信命。”

    仁义乡地处偏远,却有难得的好风景。

    秦雨莲的老家在离仁义乡不远的同人村,翻过一座小山,便到了村口。

    一座三孔青石拱桥,卧于小河之上。桥身高高隆起,仿佛倒伏的扁舟。

    秦雨莲特意换了个新发型,将齐耳短发束成马尾状。上穿小翻领藕荷色短袖衫,内衬白色圆领衫。下穿西装短裤,宽宽松松。略施粉黛,身娇体娆。

    周归一心里惊叹秦雨莲的成熟之美,又不敢说出口,便问这桥叫什么名字。

    秦雨莲笑了笑,告诉周归一,说:“我也不知道这桥真正的名字叫什么,有的说叫仁义桥、虾米桥、彩虹桥,有的说叫来龙桥、驼背桥、公公桥……也不知为什么?”

    周归一笑了笑,说:“随心所欲,也是一趣!”

    两山相峡,中有小溪。村民依山而居,相峡而望。白色的墙壁和黛色的墙顶相映成趣,在青山绿水的衬托下,尽显悠远的风姿。

    村中遗有一戏台,高出地面二三米。

    戏台两边有残存的曲廊和厢房相通,是旧式艺人们休息化妆的地方。

    戏台前面的台枋,隐约可见浮雕、圆雕、镂雕,雕刻的是戏文中的人物,技艺精湛,刀法入微,煞是精美。

    和大多数山里人一样,村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奇怪的是,同人村的房屋朝向与众不同。

    一般情况下,是中国民居的朝向为南方向,这是因为采光和防寒的需要;而同人村的房屋正门却一律朝北。

    在中国传统的五行之中,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与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一一对应,火对应南方,门朝南,意味容易发生火灾;而朝向北方,北方为水,利于防火。

    俯瞰同人村,恰似一卧牛形状。

    牛头是村头的山,牛角就是村口两棵大柏树;沿山脚蜿蜒的山路,仿佛牛肠。牛腹处,有一荷塘呈半月形,只长荷叶而不结莲蓬。

    据说,原本要将荷塘挖成圆形,寓意为“花好月圆”,美美满满;但是,同人村民深谙“月盈则亏”之理,遂成挖成半月荷塘,就格外充满了智慧。

    最为奇特的是,从牛头到牛尾,依次耸立着九座牌坊,大抵是表彰仕宦、节妇、商人及孝子一样,都是四柱冲天式。牌坊上书有“福我云礽”、“贞烈两全”、“节烈”、“孝”、“累世簮缨”……

    其中一座贞节牌坊,似乎还高出其他牌坊,上面镌刻着:旌表蜀州府仁义乡民吴贵生妻王氏。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王氏,名珍儿,仁义乡吴贵生妻,年十六归贵生,事姑惟谨。六年,贵生卒,无嗣,遂以其夫从子为后。逢元末兵乱,奉其姑避寇山谷中,服劳奉养,而姑安之。郡邑奏闻旌表,仍复其家。寿登百龄而终。

    正值夏季,村中少有闲人。太阳将落未落,傍晚的同人村格外的安宁。

    周归一随着秦雨莲很快到了其老家。

    这是一处农家平房。

    坡屋顶、铺盖青灰色的瓦。屋顶上,三两株野草摇摇曳曳;屋脊分水岭处,一棵瘦小的树苗,枝节简略,兀自站立。

    平房为明三暗六式,中间隔为客厅和小收藏室,两边开两扇房门,各二间卧室。

    客厅设有神龛,供奉着一尊佛像。门檐上方悬挂一面圆镜,擦拭得闪闪发亮。

    木质门框上贴有对联一副,行草笔法,极是流畅:知易行难思贤圣,通情达理悟诗书。横批:知书达理。

    雕花窗户,正对小院。小院以老竹围就,方方正正。

    院内有圆口水井一眼、老式石磨一对、曲折散漫桃树一棵。

    这如诗如画的风物,让周归一倍感亲切,仿佛回到梦中的老家。他立即想到著名诗人古上九的诗句:

    坐在这些艾草的身边。含苞待放的

    春天早已远去,月亮升起来,露水落满

    秋天的双翅。谁把我从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