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四章:君道


  李元镇是猜着天子在乎的是自己的名声,可转念一想,李煜不择手段也确实在近年攻伐之战时让大唐获利颇丰,虽说手段残忍,可大唐也确实在李煜的手段下国力日盛,甚至挡住了不可一世的宋军,名声也并没有在南方恶臭。

  “长直,你也以为朕是为了自己的名声?”李煜说着复又看向李元镇而道。

  “圣上,臣并无此猜想!也无胆子猜想!”李元镇听到发问连连惧否。

  “朕不会怪你,可你要知晓,龙翔军数万军士想要归北,朕却带他们来攻南平,若没有一个激发他们仇恨的引子,御营左右军,中军,槍军又怎会拼死拿下南平,

  朕是要保全自己的名声,是因为现实所迫,朕的名声若臭了,军心就会乱,国士会心反。”

  李煜见李元镇仍不发一言,但嘴角有所触动,随即继续开口道。

  “朕不惧将来的史笔如铁,亦不惧他们如实所记,哪怕日后谁都能在朕的皇陵坟头上淬上一口唾沫,可朕若是一统了分裂多年的中原,解脱了民苦,后世的大唐儿孙即便是不耻于朕,也得留三分敬意。”

  “圣上...日后哪怕是天下皆反,长直,也必为圣上竭忠而死!”

  “有你这句话,朕无愧于心了,朕亦相信,即便是朕开罪了天下,长直也依然会站在朕身边。”

  李煜再次将双手搭在了李元镇的肩膀上,亦如两人初在甘露宫时,李煜激动的将手搭上去一样,这一搭,也让李元镇明白,天子确实比从前成熟了许多,亦狠心了许多,可也明白,无论如何阴狠,天子还是那个待他如初的天子。

  “拿下南平,并非结束,而是开端,朕现在也有些茫然,不知晓大唐后面的方向究竟在哪。”

  时间是紧迫的,任务是沉重的,船外的唐军可以因为打了胜仗欣喜许久,可李煜不能,哪怕是回去沉浸甘露宫与大小二周女同床共枕个几日也不能。

  虽说北汉国依靠辽国认贼作父让李煜所不耻,可现在无论是他还是潘佑等人,都希望刘鈞能撑的久一些,再替唐国拖一些发育的时间,唐国只是拿下一个南平,若赵匡胤一举拿下了北汉,则楚州这场忽悠大计的实际作用就没了。

  “圣上,原先闵国之地,也就是现在的清源,未尝不可将其吞并!”

  李元镇见天子顿时严肃,也知晓了现今的局势对于唐国来说,仍然是十分危急的,军士可居功自傲,但他们不能,否则赵匡胤一旦拿下了北汉,唐国没有实际上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国力,还是会被赵匡胤所灭。

  “清源之地仅占二州,然泉州富庶,商贾众多,若朕得了清源,也可依仗泉州行海商贸易,只是不知,清源之地如今为谁做主,又有多少可战之兵。”

  话说清源,也是跟南唐颇有渊源的,清源原为闵国,而说起闵国,又联想到原来唐国西境的马楚,只因李璟当了两次冤大头,灭马楚因为斩草不除根,结果导致长沙一派军阀死灰复燃重新夺回失地,灭闵国又是白忙活一场,不仅闵地光复为清源,还甚至被吴越国抢了部分原闵之地。

  “清源本应属于我大唐,只可惜后来周世宗南下三伐,楚地和闵地皆有了机会复国,否则我大唐亦不会境况如此...”李元镇也凑近船间内的局势图,又看着原先的楚地也就是现在的武平,以及最南端的清源惋惜叹语。

  “周国知晓的道理,宋国必然也不会大意,当年郭荣就是不想看到我唐国在南地一家独大,才暂时放弃了北攻汉国,继而南下转攻唐国。

  如今朕吞并了南平,所以势必要加快速度,且要做事行尽,斩草去根,不能让先帝时期的楚闵之事重演!”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