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六章:北局


  刘鈞在面对赵匡胤的攻势下,确实也显现出了一个君主的气魄,在南境,东境被围的境况下,仍然敢主动向南晋州,潞州用兵,可惜皆被李继勋率军击退。

  “晋王,眼下刘鈞在汾阳屯兵,以防我等由汾阳北上直取汉国国都晋阳,眼下不如让我领兵由辽州进军,伺机围攻太原!”李继勋对着赵光义拱手而道。

  “辽州?不可...辽州之地,有耶律述律的援军,若辽州兵败,则沁州之胜,全无意义!”

  且说,辽国与汉国的联军本是一路占据潞州,又进军泽州,并于泽州北部巴公原屯兵伺机南下,然宋国突然对南唐国罢兵,又从京东路调兵一路返攻,再次将汉辽联军打退至沁州,而赵匡胤派自己的好兄弟李继勋围攻沁州后,汉国又逐渐败走继续北上守于汾阳,辽军则驻守于汉国的东南境,以防宋国以辽州为突破口一举北上拿下太原府。

  战争进行到这里,是要肯定赵匡胤的军事指挥才能的,赵匡胤在位时期也确实通过自己的军事指挥多次在北方击败不可一世的辽军,当然,也可能与此时的辽主耶律述律后期酗酒滥杀近臣有关。

  哪怕是现在在南唐猥琐发育的李煜,也丝毫不疑赵匡胤有能力拿下北汉,耶律述律前期确实算的上政治清明,但此时头脑因为酗酒已日渐不清,所以对于汉国之事,多是有心无力。

  在当时局势混乱的情况下,赵匡胤仍然有能力多次战胜北汉便足以说明了此人的可怕与可敬之处,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此时宋国针对于辽汉实际上仍然是有些被动的,辽国将国都南迁至南京,这时的南京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南京,而是被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幽州。

  辽国以幽州为南京后,着重加深对汉民汉地的控制,也在对汉人战争中占据了地域上的优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能以分兵战术,一方面击败汉国南境的军队,一方面又能在北境击败耶律述律后派的援军,确实称得上千古一帝,可以试想,现在的局势即便是李世民在世,恐怕都是难以直接收复燕云的。

  “晋王放心,辽州若发现耶律述律派来的援军,我可将其拖住,届时晋王再从沁州北上,绕至辽州后方,你我分兵前后夹攻,则辽国军必亡!我等再趁势从辽州绕过汾阳,直取汉都太原府!则,大事可成!灭汉国之功,亦当归晋王”李继勋见赵光义仍无战意,心有不甘再度劝道。

  至于灭汉国,也确实是有这个可能的,曹彬在北部已经大败了辽国援军,此刻北汉国南方屏障又并非牢不可破,一旦赵光义先行破了辽州,则刘鈞亦有可能在太原府乱了阵脚。

  而至于灭汉之功,曹彬心里门清,李继勋心里也门清,必然是赵匡胤要送给他弟弟的功绩,毕竟大宋国建立至今,赵匡胤一直明面上把他弟弟赵光义作为继承人来培养。

  “灭汉之事,须缓缓图之!辽国耶律休哥骑兵向来势猛,此次退守辽州,亦是有可能假败设伏,以备宋军深入!”赵光义听了李继勋连番劝谏,一副深思熟虑之相,再次拒绝了他。

  李继勋见状也不再勉强,拿下太原府是有可能的,但也确实是不容易的,但赵光义能放弃这个可能性,必然是有他自己的考量,毕竟赵光义此刻贵为皇族,自己并无绝对的领兵之权。

  而赵光义自己也是清楚宋军是有可能拿下太原的,然而他依旧不愿北上,甚至要领兵南归,并非是因为想家,而是确实有大事发生,只因他麾下有人密告,赵匡胤在派遣曹彬,李继勋北上的第二天,就领了其子赵德昭,由汴京西进入了洛阳,并且,赵匡胤有意将宋都由汴京迁往洛阳,从听到这个消息开始,睡不着觉的就不仅仅是北汉国刘鈞了,还有围攻在沁州日夜心神不宁的赵光义。

  亲,点击进去,给个好评呗,分数越高更新越快,据说给香书小说打满分的最后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